生态环境部:提升我国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 ...
<div class="article" id="artibody"><div class="img_wrapper"><div align="center"></div><span class="img_descr">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图片来源:环境部</span></div>
<p cms-style="font-L">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p>
<p cms-style="font-L">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在完善气侯变化观测网络、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减灾防灾等方面等方面进一步形成合力,提升我国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水平。</p>
<p cms-style="font-L"> “我国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李高指出,今年夏天我国部分地区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总体来看,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呈现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趋势。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等出现了极端性强、区域阶段性明显,异常情况多发、频发的特点,影响范围和造成的损失也进一步加大,对增强适应气侯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
<p cms-style="font-L"> 李高介绍,今年6月,多部门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统筹谋划我国到2035年的适应气侯变化工作,围绕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2035》,生态环境部将积极推动以下几个工作。一是指导地方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推动地方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还将组织面向地方开展专项培训,加强对地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p>
<p cms-style="font-L"> 二是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气侯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机制和模式,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城市气候韧性。</p>
<p cms-style="font-L"> 三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加强科普宣传和公众教育,推动部际资源、信息、数据等交流共享,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队伍和能力建设。</p>
<p cms-style="font-L"> 四是积极拓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认真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同时也宣传介绍中国在适应气侯变化领域好的做法和实践经验。</p>
<div class="clearfix appendQr_wrap">
<div class="appendQr_normal"><div align="center"></div></div>
<div class="appendQr_normal_txt">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div>
</div>
<p class="article-editor">责任编辑:吴剑 SF031</p><div style="font-size: 0px; height: 0px; clear: both;"></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