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姐z 发表于 2023-1-11 13:10:00

2023年,上海立下这些“小目标”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2023年,上海立下这些“小目标”</p>
            
            <p><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澎湃讯</span></strong></span></p>
<p><strong>“小目标”速览</strong></p>
<p>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 </p>
<p>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p>
<p>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3%左右</p>
<p>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p>
<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p>
<p>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p>
<p>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1月11日上午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 政府工作报告 》。点击下图查看详情↓↓↓ </span></p>
<p><strong>5.5%</strong></p>
<p><strong>以上</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龚正说,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strong>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strong>,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span></p>
<p><strong>2150亿</strong></p>
<p><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上海将持续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150亿元。</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加快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扩投资、提产能、增效益,推动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示范性好的高能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建设13号线东延伸、21号线东延伸等轨道交通线,加快建设上海示范区线、崇明线、机场联络线等轨道交通线,推进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沪渝蓉铁路上海段、北横通道东段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原水西环线,推进杨树浦、长桥等水厂深度处理改造。低效建设用地减量15平方公里。</span></p>
<p><strong>“五个</strong></p>
<p><strong>中心”</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谈及2023年重点工作,龚正说,要持续推动“五个中心”功能升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围绕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国际经济中心产业支撑,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提升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提高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和设计创新发展能力,促进生物医药创新产品应用推广,优化人工智能自主可控软硬件生态,加快六大重点产业创新突破,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产业补链固链强链,加快长兴岛海洋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领域加速布局。</span></p>
<p><strong>人才</strong></p>
<p><strong>支撑</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强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聚焦“高精尖缺”,实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提升、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锻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振兴等工程,持续壮大科技创新“四支队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报告》还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开展国家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落实海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等保障措施,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span></p>
<p><strong>稳住</strong></p>
<p><strong>基本盘</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围绕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物流保障等政策措施,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和业务风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加快培育一批跨境电商、离岸贸易、数字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国际贸易标杆企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落实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国际经贸风险防范和应对体系。</span></p>
<p><strong>消费</strong></p>
<p><strong>集聚区</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进实施新一轮城市商业空间布局规划,全力打造东、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办好“五五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加快形成一批特色商业地标。丰富红色旅游、古镇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等消费场景,促进文化体育、交通信息等服务消费,释放综合带动效应。</span></p>
<p><strong>激发</strong></p>
<p><strong>市场活力</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狠抓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开展清费减负系列行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实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六大强企计划,优化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功能,实施新一轮提高国有上市公司质量行动,深化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完善“1+3+N”监管体系。深化央地全面战略合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健全多层次政企沟通协商机制,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帮扶行动,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化普惠金融顾问服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深入推进“一网交易”改革,加快全要素、全资源市场化配置“一张网”建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扎实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span></p>
<p><strong>数字化</strong></p>
<p><strong>转型</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span style="font-size: 16px;">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span>要着力 <strong>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strong>,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步伐,持续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围绕深化经济数字化转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工业软件攻关突破,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推进数字商圈、数字商店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效能,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系统化构建城市数字底座,推动空间信息数据应用,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加快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国际数据港和一批数据中心、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着力 <strong>推动绿色低碳转型</strong>,高水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推进LNG站线扩建、分布式光伏建设,规划建设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外电入沪等重大项目,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450项。推动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推进碳普惠制度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span></p>
<p><strong>优化</strong></p>
<p><strong>空间格局 </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谈及今年重点工作,龚正说, <strong>着力优化城市空间格局</strong>,打造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围绕增强城市核心功能,统筹生产、生活、生态需要,促进资源要素科学配置,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发展态势。 </span></p>
<p><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聚焦“强化主城区中心辐射功能”</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和特色功能,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起点集聚发展。加强中央活动区功能复合,加快外滩、北外滩、世博前滩等高端商务载体建设,推动徐汇滨江、杨浦滨江、苏河湾等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加快桃浦智创城、虹桥智谷、大零号湾等重点区域建设,构筑创新发展新空间。</span></p>
<p><strong>农业</strong></p>
<p><strong>现代化</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龚正说,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关于发展都市绿色现代农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抓好粮食蔬菜生产。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 <strong>新建3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建设2000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strong></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strong>新建1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strong>,持续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推进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民宿等特色文旅休闲产业发展。加快横沙新洲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域外农场高质量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多安全优质的农副产品。</span></p>
<p><strong>提升</strong></p>
<p><strong>软实力</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龚正</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说,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将新增一批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建设,推动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功能提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报告》还提出,加快建设都市旅游首选城市,打造“一江一河游览”、“海派城市考古”等文旅精品。</span></p>
<p><strong>120座</strong></p>
<p><strong>公园</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龚正在报告中指出,今年上海将持续推进“一江一河一带”建设,推动黄浦江共青森林公园段等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加快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并将新建120座公园,着力打造公园城市。</span></p>
<p><strong>疫情</strong></p>
<p><strong>防控</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报告》提出,持续优化疫情防控工作。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优化防控措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加强医疗资源储备和诊治能力提升,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做 <strong>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健康服务,全力保健康、防重症。</strong></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持续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引导市民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强化重点机构防控,切实保护好脆弱人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加快新疫苗、新药物研发转化,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span></p>
<p><strong>55万个</strong></p>
<p><strong>以上</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龚正说,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市民持续增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根据《政府工作报告》, <strong>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strong></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和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推进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span></p>
<p><strong>5000张</strong></p>
<p><strong>5000户 </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围绕强化养老托幼服务和社会保障,《报告》提出,适应“一老一小”人口分布和结构变化,坚持普惠安全、方便可及, <strong>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5000户、</strong>社区长者食堂40个、社区托育托额3200个,提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服务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制度改革,统筹提高养老金、医保、低保等社保待遇标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一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营造无障碍友好环境。</span></p>
<p><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本文海报设计 白浪 </span></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本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编辑 邹姗</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上海立下这些“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