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者发现约1.7亿年前的“花”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古生物学者发现约1.7亿年前的“花”</p><p>新华社南京3月26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古生物学者近期通过化石重新研究,发现了我国西北地域现在已知最早的被子植物,即人们熟知的“花”。这种太古植物距今约有1.7亿年汗青,此前不停被以为是裸子植物。</p>
<p>向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先容,人们俗称的“花”和“果”,实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布局。被子植物是当今植物界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顺应性最强的类群。环球范围内的现生被子植物约30万种,占现生植物界种类的绝大多数。</p>
<p><div align="center"></div></p>
<p>漂亮青甘宁果序化石照片(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p>
<p>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域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太古植物化石举行了重新研究。这莳植物此前被以为是裸子植物,名为漂亮镰鳞果。最新研究中,科研团队运用显微CT技能对这种古植物化石举行扫描,发现化石内部包罗有双层珠被的倒生胚珠,这是判定被子植物的关键特性。基于此,科研团队判定这是一种太古被子植物。由于化石中显现的是这莳植物的多个相连果实,科研团队将其重新定名为漂亮青甘宁果序(Qingganninginfructusformosa)。</p>
<p><div align="center"></div></p>
<p>漂亮青甘宁果序的一个果实(左)和果实内的一个胚珠(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p>
<p>“漂亮青甘宁果序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均有发现,是我国西北地域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它的发现阐明,早在约1.7亿年前,着花效果的被子植物就已经出现并广泛分布,到达了肯定的繁盛水平。这也为科学界继承追踪被子植物的劈头和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王鑫说。</p>
<p>该研究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兰州大学、宁夏地质博物馆、西北大学共同完成。相干研究结果克日刊发在国际生物学期刊《生命》上。</p>
<p>泉源:新华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