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蓝天常在空气常新
<div id="content"><p><strong>2018 年 5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这次大会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值此五周年之际,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读者一起,结合身边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strong></p><p><strong>——编 者 </strong></p><p><strong>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strong></p><p><strong>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strong></p><p>田相和是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一名摄影爱好者。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蹲守居民楼顶的田相和,拍摄到了四姑娘山雪顶与温江城区交相辉映的画面。从此,对于雪山的守望,成了他最钟情的事情。</p><p>然而,想让雪山与城市同框,太难了。盆地的大气污染物易聚集、难扩散,再加上过去发展重速度、轻环保,灰蒙蒙曾是成都天空的常态,也是田相和失望而归时的心态。</p><p>从 2013 年开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蓝天保卫战全面打响,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 PM2.5 治理的发展中国家。</p><p>田相和发现,自己用相机镜头与雪山 " 打照面 " 的频率逐渐高起来:从一年只能拍到几次,到一年十几次,再到 2017 年突破 50 次,2020 年、2021 年以及 2022 年均超过 70 次," 窗含西岭千秋雪 " 成为田相和镜头里的 " 常客 ",蹲拍雪山的朋友也越来越多。</p><p>小镜头定格大变化,天空之变折射理念之变。</p><p>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提出 "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到强调 "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再到要求 " 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防治大气污染,蓝天保卫战交出优异答卷。</p><p>2013 年至 2022 年,全国重点城市 PM2.5 平均浓度下降 57%,2022 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 86.5%,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下降到 1% 以内,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p><p>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在北京,蓝天白云日益成为常态,城区就能拍到星轨;在河南安阳,职工过去不敢穿白衬衣上班的钢铁厂,经过环境整治,变身工业旅游景区。人们以往 " 盼蓝天 ",如今争相 " 拍蓝天 "" 晒蓝天 ",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p><p>蓝天更多了,人民群众 " 爱蓝天 " 的热情被充分激发," 护蓝天 " 的办法就更多。位于汾渭平原的山西临汾,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空气质量一度在全国 168 个重点城市里排名垫底。临汾人转变理念、齐心协力,坚持绿色出行,支持清洁取暖,临汾市还在网上开设了大气污染 " 随手拍 " 举报平台,有举报 " 马上就办 "。越来越多人认识到 "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 ",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每个人在生产生活中都为低碳多贡献一点,蓝天成色就会更足一分,美丽中国建设就会更进一步。</p><p>行百里者半九十。蓝天保卫战是一场硬仗,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清醒看到,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依然存在。同 2013 年相比,我国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但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果还不够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整体仍未摆脱气象条件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才能持续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p><p>" 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2013 年春天,在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正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勇毅行动,换来了今天的 " 蓝天指数 "。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迎难而上、接续攻坚,我们一定能实现蓝天常在、空气常新的目标,让人民群众得实惠。</p><p>《 人民日报 》( 2023 年 05 月 18 日 07 版)</p><p> ( 责编:赵欣悦、曲源 ) </p><p>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p><div id="recommend_bottom"></div><div id="article_bottom"></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