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a 发表于 2022-9-9 22:27:22

我怎么感觉野兽派的画家都很温柔呢?



野兽派画家
听着怪吓人的
但我们千万不要望文生义
野兽派并不“野兽”


真正的艺术不是一场“秀”
而是一场修行
可并非每一位在艺术的田地里耕耘者
都是在修行


马蒂斯
这位享誉全球的野兽主义代表艺术家
确确实实是艺术领域的修行者
从21岁因为生病
而在母亲的影响下 与绘画相遇
从此一发不可收
一直坚持创作到生命的终点85岁
整整64年笔耕不辍
亲爱的
我爱你
但我更爱画画
他坚定地告诉妻子
这就是马蒂斯


30来岁的马蒂斯,仍然身无分文,带着3个孩子,他已经疯狂创作了15年,如他所说“就像一个喝醉的蛮汉,在狂躁之中试图踢开大门”,可惜他尚未找到属于自己的画风。


1905年秋季沙龙
马蒂斯《开着的窗户》和《戴帽妇人》
热情洋溢的色彩挣脱冷酷外形的束缚
淋漓尽致的挥洒与热情喷薄欲出

Open Window, Collioure, 1905

这扇打开的窗户
敞开的就是一种心境
他的笔触有很强的自我表现力
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抽象色彩的迹象


在接下来的5年里
他不断挑战构图与色彩的极限
他开始尝试把情感融入画中


去年看了真迹

瞬间get到了他的可爱之处

颜料薄而饱和,一气呵成
那种随心而作的舒畅感觉极为动人
仿佛看到那个狡黠如顽童般的马蒂斯
隔着画作也能会心一笑


马蒂斯
根本无视所谓的细节光影笔触色调
强行将绘画简化为两个基本点
线条!色彩!
落实到作品上就是这样


简洁的线条,色块的对比
那来自于韵律本身的美感
一句话
咱们放飞自我,简单点搞2D吧!
多好看啊!


Sorrow of the King
当绘画回归2D色块的概念推行后
艺术界就疯魔了
立体派觉得反正不逼真,敞开玩
蒙德里安干脆直接搞色块!
康定斯基就索性“无对象”了
蒙克《呐喊》开了表现主义
风格主义啊,青骑士啊,什么都来了
。。。


马蒂斯将色彩
从制造写实幻觉的功能中解放出来
标志着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从此
任何具备基本艺术常识的人
都不会再问:
为什么不写实也算好艺术?
这样的问题了


其实马蒂斯的地位
绝不止在他的革新与承前启后
作品本身线条和纯色彩的美
到他这里
算是极致了


某种程度上
马蒂斯既是个放飞线条与色彩的魔王
又是个自由单纯而快乐的老小孩
不像塞尚那样冷静理性
不像梵高那样热烈自燃
也不像高更那样灼热野性


他将装饰性和绘画感充分结合
用狂放的笔触表达心底的柔情
那融汇东西方的优雅纯粹
那单纯原始、出淤泥而不染的稚气
极为浪漫



Tabac Royal, 1943

1888年马蒂斯初至巴黎
干的是抄写员工作...
直到盲肠炎住院
妈妈塞了盒颜料让他打发时间
偶然的机缘铸就一生的辉煌
“如同被主召唤
从此我不再主宰我的生命
它主宰我”


马蒂斯投身莫罗门下正式学艺
莫罗认为
“美的色调不可能从照抄自然中得到,
色彩必须依靠思索、想象和梦幻获得”
对马蒂斯影响极大

。。。


如果说
印象主义沉迷于转瞬即逝的光影
那么马蒂斯则想要从中沉淀出
更为凝练持久的和谐与喜悦


离开美术学院后
马蒂斯受新印象派点彩画法的影响
于1904年创作《豪华、宁静、欢乐》
粉红、黄色和蓝色的色点的组合
充满幸福和欢乐的情调
后来逐渐受高更装饰风格的影响
尝试用弯曲的线条分隔的色块
解决线条与色彩的冲突
在之前的百年里
各种绘画技法已经非常完善
公式化的绘画手法
涵盖了光、影、透视以及细节笔触
但马蒂斯为了抓住转瞬即逝的神韵
大胆的抛弃了这些手法


Woman with a Hat, 1905
从梵高的时代起
艺术家已经开始用丰富的色彩描绘所见
但向马蒂斯这般大胆的
前所未有


在1905年完成的《生活的欢乐》中

东方闺秀式的女子在迷人的海边
尽情享受着生命的欢乐
西方主题素材和东方艺术灵感完美融合
巨幅的尺寸和大胆的色彩
被现代艺术史证明是20世纪
先于《阿维尼翁少女》的首幅力作
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
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趣味
在炫目和粗犷上更进一步
体现了野兽主义的美学观念
是对传统艺术的进一步决裂


Three Bathers (1907)
1908年马蒂斯发表《画家札记》
生动地论述了自己的艺术观
对现代绘画影响极大
“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是慰藉精神的手段,安抚心灵的良药,意味着从日常辛劳和工作中求得宁静 ”
思想引领行动,理论加强感受
马蒂斯不断挑战构图与色彩的极限
尝试把情感融入画作
而非简单的摹写外部世界
如《红色调和》《弹吉他少女》等


harmony in red analysis,1908
图形类比的形态表现
高度精炼的色面组合
仿佛空间物象都浓缩为装饰纹样
如梦幻般清纯宁静、明丽静雅


当印象画派还在汲汲临摹瞬间的时候
马蒂斯早已参透浓缩了永恒的美
“I want to reach that state of condensation of sensations which makes a painting"
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The Conversation, 1908
1908-1910年间
马蒂斯在两幅体现生存之乐的图画
《舞蹈》和《音乐》中
探索线条、色彩与空间的关系
狂野奔放的画面
如同被某种粗犷原始的强大节奏控制
扭动的身躯疯狂的舞动
简单而近乎孩童般的思维模式
闪耀而虚幻的色调对比
三种基本色唤出强烈的幻想
共通心灵的魅力带来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视觉的连续与悦动如音乐般肆意流淌
作于1911年的《红色画室》
扭曲与变形的透视效果
使所有物体如同在液体中浮动
没有一根指针的落地摆钟
时间静止般陷入深深的红色迷思


L atelier rouge.1911
马蒂斯1910年访问西班牙和摩洛哥
开始了立体主义的探索
创作了极为丰富多彩的风景画
表现出对阳光和异国风情的热爱


Entrance to the Kasbah,1912


通过作品训练自己将物体精炼简化
以及如何避免过分装饰化


La lecon de musique 1917

1917年创作的《钢琴课》
是马蒂斯最具特色的立体主义作品
视点不变的色块彼此抽象又呼应
既富装饰性又具空间深度
平和美好的方式却抒写着灾难和绝望


The Piano Lesson,1917
堕落而低沉的画面
象征着因一战而消逝的伊甸园
压抑的情绪沿着画面肆意流淌
。。。
一战结束后
马蒂斯创作了大量人物画
强烈的造型感与线条表现
洗炼纯粹、优美动人


The Painter and His Model 1917


Interior At Nice 1920


Odalisque sitting with board
1920年之后
马蒂斯扩大了创作领域
雕塑、版画、壁画、插图方面的造诣
同样展示出过人的才赋
1930年之后
马蒂斯的艺术达到高峰
被认为是本世纪最负盛名的美术巨匠


Robe violette et Anemones 1937


Two Girls in a Yellow and Red Interior 1947
晚年年过古稀屈居病榻的马蒂斯
身体处于崩溃的边缘
却依然做出震惊又极具创新的作品
将颜料直接涂在简单的剪纸之上


Icarus
20多幅剪纸收集在《JAZZ》中
那是真正自我的展现
那么自由而无所畏惧


Jazz 1947
直至83岁
马蒂斯依然创作出《The Snail》
巨大的画幅上漂浮的色块
粗糙、平坦、大胆而又鲜明
却不乏感人与美丽


The Snail

很难想象
如同孩童般稚气而单纯的画面
居然出自一位古稀虚弱的老人之手


马蒂斯的伟大之处
在于超越了乏味狭小的装饰天地
从而创造“大装饰艺术”的概念
那对艺术无谓简单的理解和感悟


Plum Blossoms, Green Background, 1948
逝世之前
马蒂斯为玫瑰经礼拜堂作设计装饰


Chapelle du Saint-Marie du Rosaire
光线从相间的玻璃花窗倾洩而入
色彩和图案共谱神圣之舞
音乐与形式融汇精华之律
信仰的理解与色彩律动的抽象交相融汇
令见者人倾心动容


教堂如同马蒂斯的精神遗嘱
也许
作为无神论者唯一的信仰
就是对自我创作完全而真诚的爱


由始至终
马蒂斯逐渐放弃了所有的细节描绘
致力于纯粹的形状和单一的颜色
试图通过视觉的愉悦
在艺术的天地里营造一座无忧宫
使精神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得到美的慰藉和心灵的安宁
他做到了
。。。


The Beasts of the Sea, 1950
我一生中

都试着在我的作品里表现出一种宁静
因为我自己就需要平静
注:图文来自网络,仅为交流分享,侵删。
美术史知识大全艺术内容推广计划 :
如果你是艺术家?
欢迎通过图文让美术史君的粉丝们认识你!
如果你是艺术爱好者?
如果你是艺术机构?
欢迎分享你们的展讯和推荐的艺术家!

创业狂人 发表于 2022-9-9 22:52:01

的确很好看

红尘小妖精 发表于 2022-9-9 23:16:04

马蒂斯是 天才中的天才 是同时代画家公认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怎么感觉野兽派的画家都很温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