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卓越运营实战”关注公众号![]() 今天,我们重发一篇适合与《经营分析会,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连贯阅读的文章《给OPPO培训“经营分析”,我都讲了什么?》,希望对你有启发。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的正文。 上周六,我去深圳,给OPPO运营和财经体系的小伙伴们,做了一天关于“经营分析”的培训。 ![]() 这场培训,原计划是安排在去年的。 但由于疫情、会议、出差等各种原因,延期了近一年时间。 在这一年里,OPPO经营分析的运作,不断向前推进,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变化。 我的培训课件,也随之更新升级了有7个版本。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关于经营分析的话题,希望对你的工作有启发。 —1—经营分析,是你看导航的那一眼 开车用导航,已经是常态了。 出发前,设好目的地,选好适合的路线,手机放在方向盘附近,开始出发。 我们在开车过程中,会不顾导航指示,一路前行吗? 当然不会。 我们会时不时的,看上导航一眼。 岔路口要不要转弯?前面有没有拥堵?现在超速了吗?…… 没有导航,会开车的人,现在也不会开了。 我们经常把快速发展的企业,比作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 战略目标,是我们设置的目的地。 战略路径,是我们选择的行驶路线。 ![]() 经营分析,就是我们行驶过程中,经常看导航的那一眼。 我们还在战略主路上吗?有没有跑偏? 经营风险的苗头,我们发现了吗? 营收、利润出现问题,及时检讨了吗?原因找到了吗? 我们的对策,是明年的规划?还是下个月的动作?…… 不做经营分析的企业,就相当于只凭经验和感觉开车的司机。 不用导航的司机,现在几乎没有了。 不做经营分析的企业,却仍然很多。 通往战略目标的路,不是走了无数次的通勤路。 我们没有理由,在这条未知的路上,放弃使用“经营分析”这个有效的导航工具。 —2—经营分析的铁三角与3个导向 要想做好经营分析,离不开三个部门:财务、运营、业务。 我将其称之为,“经营分析铁三角”。 ![]() 财务,负责经营预算和数据支持。 运营,负责指标监控和过程管控。 业务,负责原因分析和改善对策。 在这个铁三角中,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色是“运营”。 因为,财务和业务的角色很容易分辨,财务专注于数据的整理分析,业务专注于问题的分析改善。 运营之所以能成为铁三角之一,是在数据和改善、财务和业务之间,起到了很重要的组织与桥梁的作用。 虽然有的公司,财务部可以设置财务BP深入业务,甚至在财务部门独立财经管理职能出来,但毕竟不能完全跳脱出财务管理的专业逻辑,否则自身财务管理反而会被弱化。 所以,这时候运营就承担起,十分必要的组织、连接、推动的管理职能。 在经营分析中,运营部门是幕后的组织方、现场的控场人、改善的跟进者,往大了说就是全面操盘手。 为了提高经营分析的质量,还需要把握住3个导向: ● 数据导向: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 ● 问题导向:问题分析为主,工作汇报为辅。 ● 结果导向:结果分析为主,过程描述为辅。 仍然借用导航的比方: 数据导向就是,还有1.5公里,就说还有1.5公里,不要说“快了”,每个人头脑中“快了”的概念不一样。 问题导向就是,走错路就分析哪里走错了,不要说“已经做了四轮定位,还选了最佳路线”。 结果导向就是,延误了就分析,后面如何把时间追回来,不要说“加了几次油、交了几次费”。 这三个导向,说起来很容易理解,但我在管理咨询中,看过太多企业把经营分析会,开成汇报会、研讨会、工作总结会。 结合3个导向和铁三角,经营分析的逻辑框架就出来了。 ![]() 整个逻辑框架分6步,铁三角三个部门,各负责两步。 财务,从财务经营结果出发,通过数据分析,揭示经营问题所在。 运营,从运营指标(即过程类、效率类、质量类等)结果出发,通过指标分析,揭示运营问题所在。 业务,根据财务和运营揭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寻找对策。 —3—经营分析的8大路径 虽然我把经营分析,比喻成“看导航的那一眼”,但要想让“那一眼”发挥作用,仅仅盯着导航是不够的,还需要把包括经营分析在内,前前后后的几项工作,都做到位才可以。 ![]() 我将其总结为经营分析8大路径。 经营分析的闭环管理,要形成如图中显示的“年度大循环、月度小闭环”,才能推动企业螺旋上升,而不是原地打转。 年度大循环,包括1-8最为完整的8个路径。 月度小闭环,是其中4-8相对完整的5个路径。 我们逐个捋一遍。 1. 制定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起点。 制定方法有很多,如用于外部分析的PESTEL或五力模型等,用于内部分析的BSC或安索夫矩阵等,这里不具体展开怎么做,内容多到可以另外开几篇来讲了。 总之,对于经营分析来说,最需要战略规划的两个结论:战略方向、战略目标。 o 战略方向:今年主要任务,是冲规模,还是要利润;是强化老业务,还是发展新业务;是抢市场,还是练内功…… 有人说,我都想要。可以,但也要有侧重。 市场,不会保持匀速,企业的资源,也不应平均用力。 不能每一年都是,既要“熊掌”,也要“鱼”,要有战略聚焦。 o 战略目标:主要包括财务目标、业务目标。 财务目标,就是营收、利润、现金流、周转等经营目标。 业务目标,就是市场地位、市占率、开店数量等业务发展目标。 有了战略方向、战略目标这两个结论,后面经营分析的方向和目标就清晰了。 2. 编制全面预算,是将战略用财务语言进行解读的过程。 编制全面预算,又是一项专业的浩大工程。 我们仍然只说,对于经营分析来说,最需要预算的三个结论: o 预算变化点:在营收、毛利、成本、销售结构、费用、利润等,财务指标上有什么变化,哪些提高了,哪些下降了。 o 目标的分解:公司大的目标,按产品、按渠道、按客户、按部门……分解的小目标都是多少。 o 资源的投入:在市场、工厂、业务、人员、IT系统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投入,有哪些变化。 从经营分析的角度,在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把财务报表进行简化,转换成方便老板和业务理解的,经营报表。 如下图。 ![]() 3. 明确指标体系,根据战略规划和财务预算,明确衡量经营和战略的若干指标。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指标体系,而不是指标库。 因为很多客户,都希望我能发给他们一套指标库,这样方便他们能在里面挑选KPI。 实际上,上网就可以找到很多KPI指标,形成指标库。 但如果KPI来自于指标库,运用的时候就很容易出问题,因为KPI的产生,不应该像从货仓或者超市里面买东西一样,只挑自己想要的。而应该是来自于,我们前面说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即来自于战略规划和财务预算。 指标体系,包括经营性指标、运营性指标。 经营性指标,是根据财务预算,选取的各项财务指标。 运营性指标,是根据战略导向,分解出来的各项指标。 如下表案例。 ![]() 4. 搜集指标数据 运营部门,根据第三步确定的指标体系,定期收集数据。 数据来源,以财务为主线,其他部门为辅助,IT做支持。 指标管理,可参照下表。 ![]() 5. 分析数据问题 孤立的数据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做数据分析,就是要不断的通过对比,找到问题。 至少可以从五个维度,对比找问题: 和预算目标比、和去年同期比、和上月环比、和标杆企业比、和兄弟单位比。 6. 剖析问题原因 根据财务数据和运营数据所揭示的问题,由相应的业务部门主导,进行原因剖析。 至于是使用逻辑树、鱼骨图、5W2H,还是有经验的业务人员进行现场还原、头脑风暴,都是可以的,关键是要找到根本解,而不要停留在表面原因。 7. 制定解决对策 这一步,同样由业务部门主导,只要第六步做到位,制定对策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 第六步和第七步最大的问题,是老板喊得凶、财务和运营干着急,业务部门也做了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但是结果改变不大。 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原因不当,就是执行不力。 这就涉及到绩效管理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单独再写。 8. 评估整改结果 通过数据检查结果,通过跟进检查行动。 所有的改善,最后要体现在数据结果上。 这样在月度闭环管理时,才能评估是否改善有效。 如果确实不能在短期数据上发生变化,但只要改善方向和措施,是坚定明确的,也要跟进检查,以保证改善行动的持续性。 经营分析的8大路径,关键还是在于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循环与闭环,那种看上去明白、用了两次发现“不过如此”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发挥出,经营分析的真正作用。 —4—经营分析的5个常见问题 1. 经营分析会,应该在每个月几号开? 经营分析的培训,我做过不少,在培训过程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 原则上,当然是越早越好。 那种这个月底,才开上个月的经营分析会,实际上意义不大。 但这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必须要改变。 我们原来就从25号,强推着提前到15号,后来提前到10号,再提前到5号。 至少要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内,召开上个月的经营分析会,才有作用。 2. 数据少,搜集难,怎么办? 能够将经营分析会提前,当然是数据要更早出来。 很多人会以IT系统不完善、取数难、取数慢,作为听上去非常客观的理由。 美的创始人何享健,能在80年代电脑不普及的时候,手工打着算盘,都能把经营分析会开起来。 由此可见,IT系统不完善,不应成为我们等待的理由。 任何指标数据的建立,都是经历由粗→细→精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只有不断积累。 当然,IT系统的加快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3. 经营分析会开成平常会议,怎么办? 从两个方面入手:改变高层重视程度,改变会议管理模式。 我们经常说,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就在主席台。 不改变高层的重视程度,不可能开好经营分析会。 要将经营分析会,提高到每月最重要会议的程度。 会前充分准备,会中严格管理,会后不断跟进。 4. 财务和运营揭示的问题够全面,够准确吗? 这主要和经营分析8大路径中的第1步与第2步有关。 财务全面预算的水平,运营基于战略的全面评估水平,也是常年积累形成的能力。 不能奢望,初学就百步穿杨,但要方法得当、勤修苦练。 另外,需要财务和运营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业务,甚至从业务轮岗过来。 5. 问题提出来了,但整改总是没效果,怎么办? 这是一个常见问题,但却不是经营分析本身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执行力的问题,直接说是绩效管理问题,往深了说是企业文化问题。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为什么同样是行人过马路,有的地方大家会遵守规则,有的地方却不断有人乱闯红灯,想通这一点,应该会对我们提高执行力有帮助。 最后的话: 经营分析,是企业前进道路上,自我预警、自我改善的重要方法。 建好经营分析的铁三角:财务、运营、业务。 把握住三个导向:数据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 经营分析的八大路径,要做到年度大循环、月度小闭环。 想开好经营分析会,还要做“拼命三郎”: o 会前,找数据做资料,至少掉半条命。 o 会中,围绕揭示问题,大家吵得要命。 o 会后,跟进关闭问题,互相烦得要命。 希望你的企业,有更多这样的“拼命三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一定会大幅提升。 欢迎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 END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17:09 , Processed in 0.7977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