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前华为人刚拿到3亿融资,第二天就被警察堵在会议室 张琨离职第30天成立尊湃,第365天拿到3亿现金,第400天账户被冻结9000万,第500年判6年罚300万。
时间轴被法务圈当成教科书,每个节点都在提醒后来者:钱到账不等于安全落地。 尊湃的Wi-Fi6芯片和华为海思的代码比对后,40处核心模块重合度超过90%。 办案人员透露,张琨把老东家的加密文档存在私人网盘,离职当晚开始批量下载。 技术总监变被告,只用了一年半。
深圳另一家初创更戏剧。 官宣融资成功不到48小时,三位核心骨干被带走,公司估值瞬间归零。 投资人连夜开会,把尽调清单里的技术来源核查从可选改成必做,律师费翻了三倍。 行业猎头悄悄更新简历模板,多出一栏:是否签署过竞业协议。
有人把华为工牌照片隐藏,有人把海思经历写成通信大厂。 招聘软件后台数据显示,芯片岗位投递量没降,但面试通过率掉了两成。 法院判决书提到,张琨团队用华为代码节省至少两年研发时间,对应人力成本约8000万。 这笔钱没出现在任何商业计划书,却成为量刑关键。
技术捷径变成刑事证据,速度之快超出很多创业者想象。 投资机构现在流行做代码DNA检测,把拟投企业的芯片拿去和老东家产品做光谱级比对。 一次检测费五万,比路演机票贵,比踩雷便宜。 有基金直接拉黑所有一年内从头部大厂离职的CTO。
一位离职三年的工程师说,当年带走的设计文档还躺在硬盘里,现在连U盘都不敢插。 他所在的新公司刚完成B轮,本来准备年底量产,现在决定推迟三个月重写关键模块,烧掉额外两千万也在所不惜。 法务提醒,侵犯商业秘密的追溯期长达十年。 今天融到的每一分钱,都可能在未来某一天连本带利吐出来。 技术债不是财务指标,却能让估值归零。 芯片行业的游戏规则,从这一刻开始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