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化中国行丨绘画、书法、瓷器……感受文物里的万里清风 ...

[复制链接]
夏侯政 发表于 2025-7-20 11: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礼义廉耻”被视作“国之四维”。一起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风万里——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展”,从一件件文物中汲取历史智慧,涵养风清气洁、持廉守正的精神品格。

  廉,本义是指厅堂的侧边,具有方正、棱角分明的特征,逐渐引申为正直、廉明、廉洁等。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发端于商周时期,历经秦汉至明清的发展和丰富,积淀出行为准则、制度规范与社会风尚交融共生的文化体系,在一件件文物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aNTX2NX2rRnjNNtn.jpg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 策展人 王志强:这件名称叫四十三年逨鼎,器物的主人叫单逨,内部是有一篇长篇的铭文,就记载了周宣王对单逨的任职要求,一定要依法办事、清正廉明,被认为是最早的官员任前廉洁谈话。

MdgZpT10fCoNgsGb.jpg

  “廉”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君子行为操守和美德的要求。《后汉书》记载,东汉名臣杨震,以“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为由,拒绝同僚深夜携黄金酬谢,成为后世廉洁自律的典范。清代郑板桥曾为县令,他的笔下竹干挺拔苍劲、竹叶疏密有致,寄托着清廉为民的心境风范。

J0W6Y0aTzASz40JW.jpg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 策展人 王志强:在这幅画中体现出了他的一首诗,一枝一叶总关情,也就是说即使老百姓的事再小,为政者也要放在心上,是一种爱国爱民的情怀。

  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强调以“清心”修身、以“直道”为官的包拯;从“清风两袖”的于谦、“三生不改冰霜操”的海瑞,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林则徐,展览以绘画、拓片、书法、瓷器、文献等多类型文物,将其事迹予以呈现,构筑起古代廉洁文化的共同记忆。

ZqkNrxh1gERwrWqe.jpg

  在“廉为政本”“廉政为民”等思想浸润下,我国古代社会孕育出独特的廉洁风尚。既见之于象征符号獬豸,彰显司法公正;亦化入生活器物,蝉因不食黍稷、餐风饮露,比喻士人高洁;宋元以来的瓷器,常用一根或一束莲花进行装饰,寓意一品清廉。风尚融于日用,文化赓续相承。

  福建厦门观众 许莉菁:人一定要坚持初心,不要忘本。

s434sfJ4s2K3F2w8.jpg

  河南安阳市第二中学高二学生 李金玉:一定要心怀人民,把人民永远放在第一位,一定要做到两袖清风,为人民服务。

N1G7900tp40z1T5y.jpg

  以文物为舟,溯千年清流;以青史为鉴,照初心如磐。

  初步统计,自今年4月29日开展以来,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展共吸引35万人次参观,创下国家博物馆临时展览参观人次新高。

  (总台央视记者 梁铮铮 艾达 张立雷 王帅 吴昊)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