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必读!“100%保研”的实验班,背后是50%的淘汰率!

[复制链接]
sifa24 发表于 2025-9-13 2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大学招生季,各大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纷纷亮出“王牌”——各种名目的实验班、精英班、本硕博连读班、院士班……仿佛没有几个特殊班型,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很多家长一看到“实验班”“卓越班”这类字眼就格外心动,总觉得孩子一脚踏进了“保险箱”,尤其是听到招生老师说“100%保研率”的时候,更是感觉前途稳了。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背后藏着一套高校运作的“淘汰逻辑”。

明明不少特殊班型的淘汰率甚至超过50%,学校却仍敢承诺“100%保研”,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ijJR23e82n22OdjO.jpg

“推免资格”≠“推免名额”,文字游戏玩得溜

首先,很多高校承诺的是“100%获得推免资格”,注意,是“推免资格”,而不是“推免名额”。这可不是抠字眼,而是关键所在。

推免名额是教育部按计划严格下达的,高校不能随意增减。而“推免资格”更像是一张入场券,只代表你有资格参与竞争,不等于你最终能拿到保研名额。也就是说,学校承诺的是“你可以参赛”,但没保证“你一定能获奖”。

分母被悄悄扩大,“100%”其实有代价

更隐蔽的操作还在后面。

比如某实验班原计划招20人,但最终可能通过签约、扩招等方式实际录取40人。在大一至大三阶段,学校通过高难度课程、严格的绩点考核和分流机制,不断“筛人”,部分学生会被转入普通专业。

到最后,班里可能只剩下20人。这时学校再宣布:我们实验班保研率100%!——没错,是按最终剩下的人头算的。那之前被淘汰的一半学生呢?不好意思,已成“背景板”。

▎寅吃卯粮,高校也在“赌未来”

还有一些高校的做法更悬:他们赌的是三年后教育部给的保研名额会增加。

只要学校办学水平稳定提升,保研名额的确可能逐年微调。高校就按这个乐观预测来招生,万一未来名额没涨or涨得不够,那就只能靠“淘汰”来实现当初的承诺。

这本质上是一种“寅吃卯粮”的策略,提前透支的是学生的信任和机会。

班级排名卡人,想外保更是难上加难

很多家长以为进了实验班就“高人一等”,但可能没意识到:在保研筛选机制中,班级排名才是硬道理。

很多校内推免系统只认排名,不认班型。哪怕你身在“精英班”,只要排名不在前30%,连入围竞争推免的资格都没有。你不可能在系统里标注“我这个班比较特殊”,规则就是规则。

此外,高校开设特殊班的一大目的,本就是培养优秀生源留在本校读研。所以一旦学生想申请外校推免,可能会面临更多限制或更低的优先级。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好苗子”,怎么可能轻易放你去竞争对手那里?

说到底,特殊班型在某种程度上,是针对家长教育焦虑的一种“营销产物”。它确实提供了更好的师资、课程资源和学习环境,但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和更激烈的内部竞争。

一旦孩子入学,无论招生时承诺得多好,最终解释权都在学校。管理制度、分流政策、绩点考核……每一关都能操作,你还挑不出毛病。

如果孩子适应不了高强度的竞争,或成绩稍不理想,就很可能成为“优秀班型里的炮灰”。

所以,家长和学生在选择这类班型时一定要理性:

★问清楚淘汰机制和分流比例;

★搞清楚“100%保研”的实际计算方式;

★保持持续努力,大学才是真正“拼实力”的地方。

毕竟,进了实验班≠进了保险箱。没有躺赢的承诺,只有实打实的竞争。


关注不迷路!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ifa12 发表于 2025-9-13 2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点赞、转发、关注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的个性 发表于 2025-9-13 2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大的校保研率5%左右,他说有些班100%保研,靠谱吗?不一定,600与630分只能肯定填志愿时区别很大,保研多的学校机会才能多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溯梦 发表于 2025-9-13 21: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后面还可能有补进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被碾碎的温柔 发表于 2025-9-13 21: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淘汰是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