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初的中国互联网上,“汤加丽”三个字像一块投入静水的巨石。百度美女榜上,张柏芝、林志玲等当红女星都排在她身后,单日搜索量破10万次——这个因一本《人体艺术写真》被全国熟知的名字,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有人赞她前卫,有人骂她伤风败俗,她是父亲口中“丢尽脸面的女儿”,是被丈夫决绝抛弃的妻子,更是一个在艺术与世俗夹缝里挣扎的普通人。二十多年过去,这位曾站在舆论风口的女性,终究活成了自己的答案。 藏在体操服下的舞蹈梦 汤加丽的“叛逆”,似乎从童年就写好了伏笔。小时候总爱穿着裙子转圈的她,对舞台的向往刻进骨子里,可父母觉得“跳舞不体面”,硬把她推进了体操房。枯燥的压腿、翻跟头锁不住她的热爱,她偷偷练舞,甚至瞒着家人考上安徽省艺术学校。 进校后,高挑漂亮的她成了天生的舞台焦点,大小演出的领舞C位永远是她。毕业后,她登过安徽春晚跳群舞,给导演当MV女主角,跑过龙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台下观众越多,出名的机会就越多。” 2005年《欢天喜地七仙女》里,她饰演的嫦娥仙气飘飘,让不少人记住了“汤加丽”。可那时没人知道,比起“嫦娥姐姐”,几年后一个更具争议的身份,会彻底改写她的人生。 一本写真集,炸碎了安稳 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多年,她始终不温不火。直到2002年,摄影师张旭龙被她跳舞时的身段吸引:“你有没有想过拍艺术写真?” 起初她一口拒绝。2000年代的中国,“脱衣服拍照”在多数人眼里近乎“出格”,更何况丈夫沈东是小有名气的导演,一直想把她往演员路上推。可张旭龙没放弃,天天往她家送国外人体摄影集,指着光影构图说:“这是艺术,不是你想的那样。” 三个月软磨硬泡,加上对艺术之美的好奇,她动了心。只是拍摄当天,张旭龙提出“全裸”要求时,她还是愣住了。 最终,《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问世。封面只有一双舞蹈鞋的小册子,首印1万册当天售罄,出版社连夜加印,街头报刊亭把它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她终于尝到“走红”的滋味,可这份名气,从一开始就裹着荆棘。 最亲的人,成了最远的光 写真集爆红的消息,像炸弹一样炸碎了她的家庭。 丈夫沈东先扛不住了。作为导演,他走到哪都被人指指点点:“那是裸模的老公。”争吵成了家常便饭,直到一天,他摔下离婚协议:“这种日子没法过了。”她解释“这是艺术”,可他只觉得头顶一片乌云,铁了心要走。 比丈夫离开更痛的,是父亲的态度。退休警察的父亲一辈子讲规矩,看到写真集时手都在抖,电话里的声音满是失望:“你让我怎么见人?”母亲骂她不知廉耻,亲戚朋友的眼光像针一样扎在身上。 那段时间,她天天以泪洗面。“明明是为了艺术,怎么就成了家族耻辱?”可无论怎么说,父母不愿见她,丈夫成了前夫,最惨时,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曾经渴望的名气,成了把她推向孤独的推手。 半生和解:当喧嚣落尽,剩下的是什么? 在舆论漩涡里,她悄悄淡出公众视野。有人说她去了国外,有人说她转行做生意,直到几年后,她在访谈节目里红着眼眶谈起过往。 起初她是后悔的,数不清多少个夜晚在懊悔中度过——为失去的家庭,为让父母蒙羞。可随着时间推移,她慢慢释怀:“那些照片展现的是人体之美,属于艺术。不是我的选择错了,是当时的社会观念太保守。” 如今快50岁的她,一个人住在合肥。偶尔在社交平台发跳舞视频,身段依旧如当年嫦娥般柔韧,只是眼神里多了从容,少了焦虑。这些年,她试着修复和父亲的关系,老爷子态度软了些,虽没完全释怀,至少愿意接她的电话了。婚姻?她再也没试过,“最亲的人还是父母”。 当年的选择有代价,但走过半生,能与自己和解,守着一份平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只是,故事落幕时,总有些问题挥之不去: 当个人对艺术的追求撞上世俗的规训,“对错”的标准该由谁来定? 家庭的理解与支持,在个人重大选择中,该占多大分量? 二十多年过去,我们对“出格”的包容多了几分?而那些曾被舆论裹挟的人,又该如何与世界和解? 或许,汤加丽的半生,就是给这些问题的一份温柔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