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引用 mrwww 2023-7-21 10:11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 (全文) (2021年6月) 目录 前言 一、绿色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的内在要求 二、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 四、中国绿色发展的基本经验 五、中国绿色发展的前景 前言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经济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绿色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途径。本白皮书通过对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重要实践、基本经验和前景的介绍,凸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展示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表明了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 一、绿色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的内在要求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环境污染等全球性和地区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就破坏和保护两者来说,这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的内在要求。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中国共产党是具有时间性特征的党,从建党时期起,就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就提出要“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其中包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党的“两个务必”也包括务必保护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须有的资源环境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必然带来严重后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也决定着世界人民的福祉。”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二氧化碳排放逐年下降的大国,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碳市场、投资出口最多的绿色产业大国。从自然保护领域到环境污染治理,从经济动力到技术创新,中国都在迈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我们通过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中国道路,为世界推动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径。今天,中国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 我们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体系健全完善、执行力度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框架日趋完备,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体系发展较快,绿色供应链覆盖范围扩大,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取得重要突破,绿色消费占比明显提高,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成果显著。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要求,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基本目标。我们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严控新增污染源,强化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规划管控,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环境执法改革,实施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使用者、受益者相一致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环境污染问责和追责力度,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纵深推进。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绿色发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主体力量,广泛开展群众性绿化行动,坚持发扬绿色文化,推动形成爱绿护绿的社会风尚,积极培育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的初心和使命。 三、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 中国绿色发展实践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国际绿色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个重要实践是中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攻坚战,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了最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一系列重大环境保护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坚持全党全社会广泛参与,完善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PM2.5浓度明显下降,首都北京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老少边穷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水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重点流域水质不断改善。土壤污染防治迈出重要步伐,开展农用地污染状况调查,积极开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生产示范推广,健全重大工程项目生态补偿机制。噪声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分类处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锐意改革,形成了全党全国人民广泛共识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第二个重要实践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坚定实施温室气体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取消国家碳强度指标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制定了《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国际合作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采取了强有力的举措推进低碳发展,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积极构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主办了众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会议和活动,推动了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个重要实践是中国推动绿色金融。中国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中国成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军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和最大的碳市场操作主体,也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绿色金融机构和绿色资产管理规模快速增长,绿色信贷占比明显提高。中国坚持“为真绿工程提供真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实施绿色信贷政策,针对绿色投资提供专项信贷支持。 第四个重要实践是中国推广绿色技术。中国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取得了重要突破。从新能源、节能环保到数字化技术的绿色应用,中国在绿色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居世界前列,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居全球首位。中国推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绿色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绿色制造业快速发展,绿色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第五个重要实践是中国推进绿色消费。中国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形成绿色消费理念,推动绿色消费模式和绿色产品市场化发展。中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追求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主流。绿色消费占比明显提高,绿色产品供应不断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中国提倡“绿色出行、绿色食品、绿色住房、绿色服装”,推动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第六个重要实践是中国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国牢牢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作风,统一领导、综合施策、分类指导、分级推进,形成了一批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拓展了绿色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了贫困地区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将乡村振兴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推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成功实施了一系列乡村振 ——注:以上为人工智能自动分析结果,仅供参考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13:19 , Processed in 1.2359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