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8年的时候,研究环保行业并购案例,对中金环境$中金环境(SZ300145)$ 做过分析
今天看,当初许多的判断验证,供大家参考。
===============================
并购研究
好企业、好老板、好并购,为何没有好结局?!
侯铁成 CFA、FCCA 13651972305
中金环境原名南方泵业,后来收购了中宇咨询,金山环保,索性三家公司的名字各取一部分,改成南方中金环境(简称中金环境)。这么大的并购手笔,市场上也不常见。
南方泵业是一家浙江公司,做泵业的。难得的是,其主营并不差。历史业绩持续上涨,营收从2.83亿元(2007年)上涨到13.45亿元(2013年),营收翻了3.75倍,7年营收复合增速为29.66%。
不仅营收增长,其质量还不错,2007年到2013年,其销售毛利率从23%上涨到37.2%,销售净利率从7.8%上涨到12%。

后面改头换面后,主营依旧做的不错,一个简单生产制造业做的不错,大体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应该是不错的。
南方泵业在2014年开始,按捺不住资本市场的牛市,对公司开始有更大的渴求,于是要搞并购。公司连续收购了中咨环宇、金山环保。通过并购,迅速将业绩大幅提升。中咨环宇的体量大约1个亿利润,金山大约2个亿的利润,南方泵业自身2个亿的利润,拼盘后成为5个亿利润的企业。
这个阶段的画风如下:

随着资本市场的牛市,公司股价一路上扬,从2014年最低的股价从2.57一路高涨至10.98,涨幅320%,市值最高到200多亿。
然而,繁华过尽,目前市值又回归到百亿以内。从最高点10.98元,目前又跌至最低4.48元。

— 01 —
南方中金环境的并购之路
南方泵业收购两家跟环保相关的企业,从泵业转到环保行业。而两家企业的经营模式非常不相同,一家是咨询行业,一家是工程行业,与公司主营的生产制造业差距非常大。
好在,南方泵业的沈总也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两家并购的企业基本不干涉,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给予很多支持,使两家企业都超额完成了预期。在金山环保出事的时候,还能够从中咨环宇的股东借钱,妥善解决金山问题,说明双方在投后的合作是十分和谐。
自身主营业务做的不错,收购的项目业绩都能完成,投后关系处理的很和谐,相互信任。按说是一个不错的经典并购案例,但这一切,被2017年金山环保出事而打破。

图:并购前后业绩图
2017年6月27日,中金环境停牌,准备收购第四块业务,危废业务浙江知名企业金泰莱。结果,29日便爆出金山环保董事长钱盘生,因为单位行贿罪被调查。
中金面对危局,决定更改方案,卖掉金山环境,收购金泰莱。交易方案几经更改,最终妥善完成了置换金山环保,稳定了公司的业绩,将环保工程板块置换成危非废板块。继续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上展开拼盘。
研究中金环境,我们发现:中金几经折腾,净资产只有49亿,其中商誉近30亿。实际净资产经过折腾只有不足19亿(其中还包含10多亿的特许经营权)。一番繁华过后,企业的净资产其实并未得到有效增长。上市公司用12亿的现金,加上定增金山的股份,总共并没有换来多少资产,更多的是凭空增加了商誉。并且,在解决金山问题的时候,公司各个先后股东先后借出17亿的现金,只留有不足15亿市值的股票做质押。一番折腾之后,企业的并没有变好,而是越来越差。

注意图中红色位置,商誉猛增

注意图中蓝色位置,货币资金猛降
一个主营不错的企业,一个没有犯明显错误的企业,为何折腾几年之后,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呢?沈总是否做错了什么?
如果沈总不进行扩张,每年利润维持稳定增长,那么,到2018年可能也达到4-5亿的利润,就算估值只有20倍。公司的市值也近百亿,而沈总的股份不会被金山环境稀释,也不背上如此多的负债,同时公司的资产将更加良好,加上一定额现金+最近4年10亿的利润,没有商誉,公司净资产也近40亿。
也就是说:如果可以重来,并购拼盘一定不会成为最佳选项。南方泵业,到底做错了什么?
— 02 —
到底做错了什么?
收购的的核心,在于收购与主营相关的资产,并且能够通过协同创造超额价值。长期来看,并购的估值需要更加合理。几件事值得我们思考:
1、收购工程公司,长期看盈利能力不可以持续,短期看盈利质量差。
2、收购咨询公司,长期看不稳定,风险大,短期看缺乏成长性。

3、收购危废行业,不但不能缓解之前的问题,只会雪上加霜。
4、收购的价格普遍偏高。
以上几条,我们挨个来分析。
我们在之前分析的兴源环境一案中,提到收购工程公司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