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靳红燕:【读书】独立思考之难

2022-12-26 09: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88| 评论: 0

摘要: ☆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 ...



☆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01关于此书
相信你读完上面这些论断,多少有些被冒犯的感觉。这些句子都来自于一本书——《乌合之众》——连书名听上去都有点冒犯。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 于1895年出版,距今已经100多年。有意思的是,这为勒庞先生,原本是一名医学博士,之所以现在被冠以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这本著作功不可没。据说这本书是全凭业余兴趣搞出来的,而且一不小心还成了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真是高手在民间!)这本书已经在我的书架上躺了3年有余了,记得当初总是听到一些大咖推荐,迫不及待的买来,翻了几页,感觉太枯燥就搁置了。9月读书会共读此书,我耐着性子草草的读了一遍,发现还是有价值的,让我理解了很多我过去理解不了的现象。比如传销组织为什么能控制那么多人;那些又粗糙又无脑的广告语,为什么总能收获不错的效果;革命期间为什么有那么多勇士敢于用生命战斗;吃瓜群众为什么那么不理智。不过,读这本书,很容易激起个人情绪,因为作者把群体说的好像一无是处,又傻又蠢又容易激动。而且书中对群体的论断很绝对,推理也不够严谨,还常出现对妇女儿童的歧视。所以100多年间,这本书的批判声音一直不断。但是,批判归批判,其江湖地位一直未被撼动,他提出的理论,也被一次又一次的证实,可见其价值所在。据说这本书也成了跟群体打交道的人的必读书目。所以,如果你也打算读这本书,请冷静,也许勒庞带给你的不仅仅只有情绪。02核心内容按照我的习惯,依然先附上脑图总结,如果您只想了解此书大概内容,希望这张图对您有用。

03我之感悟
一、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乌合之众”看到勒庞在书里描述群体的特征——冲动、易变、急躁、智力低下、易受暗示和轻信。我首先想到是传销组织、网上键盘侠、明星脑残粉一类的群体。他们确实表现出这样的特征,而我这种受过高等教育,有着科学素养的人,和他们应该是泾渭分明的吧。但其实不是,勒庞告诉我们,只要一群人有着共同的心里诉求,就会形成群体——因为人很容易被传染。勒庞说:传染是人的模仿天性,谁都逃不掉。仔细想想,这样时刻好像并不少。记得中国男足踢进世界杯的那一年,连篮球足球都分不清楚的我,也曾跟着大家追比赛,买彩票,那时我正值高二。记得只要中国队比赛那场,无论是什么课,都必须停课看比赛。如果老师不同意,而继续讲课,就会有同学站起来,径直走上讲台把电视打开,然后全班一阵欢呼,此刻老师就像被赶下台的政客,只能带着胀红的脸摔门而去。每个班都像关了一群躁动症患者,一会儿齐声欢呼,一会儿捶胸顿足,期间还有敲击桌子的,扔书的,砸凳子的,掰铅笔的……。世界杯结束,校方不得不新进了一批课桌椅。如果说那时正值青春年少,容易被感染。但最近的一件事却更能证明。自从我开始读书,已经三四年没有追过热点了,也很少浏览新闻,除了偶尔翻翻朋友圈。但前一阵网上的“徐州丰县铁链女事件”,却成功的将我拽了进去。有一天,手机微信一直嘀嘀的响个不停,我打开手机发现是读书会群里一直有人发消息。我好奇什么事情,大家讨论的如此热烈,就看了一眼。可是这一看,就再也刹不住车了——我把能找到的分析贴看了个遍,看完也开始在群里慷慨激昂的发表观点。加入讨论的人越来越多,群里充满了恐惧和愤怒,感觉一时间群情激动,恨不能立即组织起来,帮铁链女讨回公道,再让国家加大拐卖罪量刑。整个群里吵吵嚷嚷,持续了好几天,各种拐卖贴也是一会儿一篇。其实这个读书群的人员素质是相当高的——核心成员都是清北毕业,其他成员也都是高学历或者是名校毕业。但讨论这件事的方式和其他群里并没有多少不同。也许真的如如勒庞所说:群体的智力水平并不会因为个体智力的提高而有所不同。
二、独立思考之难,难于上青天勒庞说: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就像在互联网风暴中翻滚的我们,不是在微信刷朋友动态,就是在微博撕逼吵架;不是在头条看热点,就是在B站一键三连;不是在小红书看美妆分享,就是在抖音看小姐姐跳舞。我们一会儿为前途担忧,一会儿为俄乌战争唏嘘,一会儿又被成功励志文吸引,一会儿又开始为孩子学习焦虑。感觉这颗心一刻也停不下来。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抵抗这股风暴,避免自己成为“乌合之众”呢?很多大咖给出的答案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也成了当下很热的一个词。现在只要有人分享成功经验,一定会劝人们保持“独立思考”。就像你去见长辈,他一定会劝你好好学习一样。可问题是,什么是独立思考?我又该如何独立思考?一堆琐事,我应该先从哪一件开始?千头万绪,我应该从哪里切入?万千方法,我应该选用哪种?还有,当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是不是在独立思考呢?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看了很多篇帖子,但还是没能弄明白——有人说要善于反思,有人说要有批判思维,有人说要懂的向自己提问,可就是没人说具体如何操作。难道又是一个需要自己去悟的东西——悟到悟不到全凭慧根。我在想,当大家都在谈论“独立思考”的时候,是不是说明它已经变成了勒庞所说的“口号”了呢,而我们是不是又落入一个群体——“独立思考”群体——而这个群体其实并不善于思考。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听过一句话:当你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时候,证明你就已经没有在思考了。所以,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并非人人能做到,人类历史上真正能独立思考的人又有几个呢?也许本书的作者算一个!


后记:
这篇读后感,我写了将近一个月,唉~,就是无法写出满意的东西。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读完这本书,心中并没有太多触动,但好像又有些收获。觉得应该总结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但又始终也没有思路。脑中蹦出的唯一价值点就是“独立思考”,可当我去研究这个问题时,竟也没有找到答案。这种感觉无比难受,就像你非得在沙漠上找到一棵树,而实际连棵草也没有,但又不舍得割弃,毕竟付出了很多精力。罢了,勉强发出来,留作纪念吧!





☚扫左侧二维码申请加入读书会五味读书会|wuweidushuhui放下焦虑|一起读书在这个信息爆炸、集体焦虑的时代,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用阅读提升灵魂,用时间磨砺心性!欢迎加入我们,一起读书、共同精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22:25 , Processed in 0.41630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