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侯铁成:案例研究心得之一,四个主义

2022-9-28 21: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8| 评论: 0

摘要: 导读 Foreword过去一段时间,我做了些环保行业的上市公司研究。研究多了,有些共性的东西,慢慢地就出来了。今后我会边写案例,边总结提高。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一起寻找底层规律,带动行业发展。本文2000字,阅 ...

导读
  Foreword


过去一段时间,我做了些环保行业的上市公司研究。研究多了,有些共性的东西,慢慢地就出来了。今后我会边写案例,边总结提高。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一起寻找底层规律,带动行业发展。

本文2000字,阅读时间5分钟





我在多家大型企业工作过,过去也做过投资,最近做了一些行业内的案例研究。个人感觉一个企业要想做得好,没有什么奇谋花招,更多的靠长期主义、价值主义、专业主义、冗余主义。所谓结硬寨,打呆仗,以多胜少,以强胜弱。
以长期胜短期,以有余胜不足,以慢打快。

1长期主义
坚持做长期的事,才会有复利效应,才会有价值。一个企业只要专注于一个领域,就会不断地累积优势,取得很大的进步。长期主义是指专注,同时要避免被各种短期诱惑的影响。能够坚持做一件有价值的事,而不是仅仅是赚钱的事,套现的事。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是长期主义的坚定拥护者,而真正做到长期主义的就是靠足够的视野格局和认知,见过长期主义的好,就不会再做短期的事了。
我们研究许多案例,发现许多民营企业都急着做大做强,增速很快了,还嫌不够快,然后不断地加杠杆,放大风险。我们看到有些企业的管控其实做得挺好,战略方向也选择得很对,但就是急躁了,想快速做大做强,长期的事坚持得少了,短期的事做得太多。遇到行业周期,就出了问题。他们身上有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也有系统思考,但是还是太急躁了。‍
2价值主义
我们一定要给客户创造价值,产品性能要不断提高,成本要不断降低,服务要做得更好,这些事情都是有价值的事,而为了做些有价值的事,我们就需要不断打磨自己的系统,不断地研发创新。我始终认为一个企业不应该以生存为目的,生存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不是目标。我们要把赚下来的钱,不断地提升改进我们自身的实力,更好的给社会做贡献,过程中的那些好处足够我们生活了。
我们研究发现,有许多企业初衷就是为了赚钱,不是创造价值。这种企业短期发展得很快,但风险很大,很难长久地走下去。赚钱难道不是创造价值?两者并不等同,你在赌场里赚了钱,实际上你没有创造价值。我们有些企业,账上有20亿的现金,每年赚一个亿的利润,这算创造价值么?不算,这是资本的增值。有的企业赶上行情好,产品价格受到大宗商品影响,业绩大涨,这创造了价值么?不是,因为这是风险的钱。有的企业选择了一个行业,这个行业短期供不应求,所以利润大涨,这算是创造价值么?不算,这本质上还是投机判断创造的利润。靠判断,投资赚的钱,都很难称之为价值,更像是零和博弈的一部分。
我们做企业要创造超额利润,就是超越于资本,超越于一般管理,超越于风险,超越于短期波动。排除了这些,还有利润,那才是创造价值。不创造价值的企业也能活着,但那是蝇营狗苟,不值得学习和借鉴。有些企业资产很值钱,整体估值反而低于资产价值,就说明企业不但没有创造价值,还是摧毁价值。我们之前研究的很多企业,都是在摧毁资产的价值。

3专业主义
就是我们相信科学、相信专业的力量。管理学发展了上百年,我们网上看到的管理学可能过时了,但那是我们视野的局限,真正的管理学永远是先进的。企业怎么发展,大方向大思路都是有规律可言的。有些前沿的领域也有无数专家在探讨学习,我们要尽快掌握知识模块,灵活运用就好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什么秘诀,多向好的企业学习就好。不要复制伟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去复制他背后的灵魂。
我们研究发现,许多上市公司是缺乏专业主义的,体现在年报做得粗糙,战略制定得粗糙,找不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总结不到位。报表上出现了巨大的财务结构性问题,没有提前去研究规划,扭转。投资的水平很差,投资当年就出现亏损。管控水平很差,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明显高于同行。这些都是不专业的行为。专业的行为会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的风险,给企业提供必要的冗余。

4冗余主义
企业发展不仅仅是内部的提升,还要考虑外部的环境,外部环境的波动是我们创造价值的最佳机会。而许多企业关注内部过多,把握不好外部的变化,受制于市场,企业做得就很辛苦,而一旦企业留有冗余,就可以利用外部的波动,创造更有价值的事,只有弯道才能超车。我们做很多细节的管理,就是给自己带来时间,资源上的冗余,以迎接更大的机会和挑战。
我们研究发现,许多企业资金绷得很紧,不但没有冗余,甚至不断地放杠杆扩大。这种企业在遇到风险的时候,很容易崩盘。同时因为没有冗余,导致许多机会把握不住。同时因为缺乏冗余,还容易从事一些短期的投机行为,表面上看,单个项目是盈利的,但战略上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得不偿失。我们看到有些做得好点的企业,账面冗余比较高,资产负债率比较低,即使成长慢些,资本市场也会给出较高的估值溢价。

上述四点,在我过去研究的十几个案例中,都有得到验证。有些企业做得好些,有许多企业做得差些,我们系统地回顾梳理下,发现规律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过去研究的几十家环保企业,很少有能系统地做到价值主义的,少数的能做到长期主义,冗余主义,一部分能做到专业主义。从结果上看,少数企业短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一部分企业半死不活,还有一部分企业垂死挣扎。
这些大道理,一旦我们通过自身的实践,系统的研究理解了,就会更加坚信一些事情。我也希望企业家们要意识到,这些不是虚无缥缈的大道理,是实践中的真知。是可以去相信,去践行的。
祝大家周末愉快!

-全文完

我们在做一些环保行业的资本运作研究,主要想研究下过去10年环保行业的兴衰起伏与资本运作的关系。希望能够找到底层规律,并且把这些规律用于现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中,有效地指导实践。
我新建了个知识星球,主要讲投资并购的事。相比微信群、公众号而言,更加系统全面,有利于知识的积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一起学习探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6 03:12 , Processed in 1.10957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