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安全手机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忘情谷
BBS
洞见天下
微信群
报告厅
千百度
新青年
商学院
藏经阁
雄企汇
数据库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网站工具箱
快捷发帖
深度行研
图表数据
搜索
搜索
热搜:
皮书
能源
环保
GPT
大模型
电子
大数据
互联网
教育
金融
地产
制造
钢铁
工程
保险
服务
公用事业
建筑
科技
健康
医疗
机械
半导体
碳
报告
商业计划书
智库
咨询
研究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file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忘情谷
›
休闲娱乐
›
琴棋书画
›
《李白行吟》《五马图》再现,东京展宋代书画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李白行吟》《五马图》再现,东京展宋代书画
[复制链接]
赵嘉华
发表于 2022-9-28 17: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也是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创立150周年。
澎湃新闻获悉,9月21日,展览“中国书画精品⸺宋代书画及其传承发展”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这一展览将分两期展出,多件展品为中国书画史上的名迹。在第一期的展品中,令人瞩目的有黄庭坚《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轴》等;而第二期展品中,则有时隔三年多再次展出的李公麟《五马图卷》、梁楷《李白吟行图轴》、米芾《行书三帖卷》等。
梁楷《李白吟行图轴》
对于此次展览,东京国立博物馆在官网上如是介绍:“中国书画精品展是本馆秋季的例行展览。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暨东京国立博物馆创建150 周年。值此之际,本次展览不仅从本馆收藏或保管的中国绘画精品中,聚焦自古备受日本人喜爱的北宋(960 年-1127 年)及南宋(1127 年 -1279 年)时期作品予以介绍,还将深受宋代绘画影响所创作的元、明、清时期书画珍品汇聚一堂,供各位来宾感受宋代绘画在画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京国立博物馆官网对于展览的介绍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大部分展品分前后两期呈现,第一期展期为9月21日至10月16日,第二期为10月18日至11月13日。
从官网介绍可知,这一精品展的主要展示作品为15件,第一期中的重要展品为北宋黄庭坚行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传)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轴》《洞山渡水图轴》、(传)南宋赵昌的《竹虫图轴》、(传)南宋陈容《五龙图卷》等;而在第二期中,重点展品则有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卷》、北宋米芾《行书三帖卷》、南宋梁楷《李白吟行图轴》等。
第一期:
黄庭坚行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
在第一期的展品中,黄庭坚行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无疑是重中之重。该展品曾为端方、阿部房次郎等旧藏,屡经著录。
黄庭坚行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
黄庭坚行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
黄庭坚行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
黄庭坚的《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为《王长者墓志铭稿》和《宋卢南诗老史翊正墓志铭稿》合成。其中,《王长者墓志铭》稿,凡二十二行,行十四五字不等。全稿文字涂改、增补四十余处,或非定稿本。王长者名潨,字永裕,海昏(今江西永修县)人。善经营,雄富于乡,并筑馆藏书,后将家业分于诸子,遂徜徉世外,游居于赣中名寺。王氏卒于元祐丙寅(1086)正月,享年六十有二,落葬于“十月某甲子”。王氏长子王楙娶妻李氏,与黄庭坚家族有姻亲(远亲)关系,王楙请黄庭坚撰墓志铭,故无法推辞。因人情所托,黄庭坚或许对王氏家族未必十分了解,因此字字斟酌,涂抹增删。此墓志铭稿无署款及年月,因其中有“元祐丙寅正月辛卯终焉”与“楙等遂以其十月某甲子,奉窀穸如初志”,今人徐邦达先生《古书画过眼要录》中,定此墓志铭为元祐丙寅所作,时山谷四十二岁。
《王长者墓志铭稿》(局部)
《宋卢南诗老史翊正墓志铭稿》(局部)
而《宋卢南诗老史翊正墓志铭稿》,凡二十一行,另补写五行,行二十字左右。全稿文字涂改约二十处,亦非定稿本。“泸南诗老”史扶,字翊正。史氏家族自唐僖宗年间入蜀,占籍于眉山。史氏少时笃学能诗,然屡试科举不第,后游泸州,闭门读书并教授弟子,士人推与之曰“诗老”。绍圣三年(1096)四月卒于泸州,葬于元符二年(1099)正月。时黄庭坚贬官戎州(今四川宜宾),史扶嫡次子史镇遂请为撰墓志铭。此墓志铭稿无署款及年月,因其中有"葬以元符二年正月癸亥",徐邦达先生《古书画过眼要录》定此墓志铭为元符二年所作,时山谷五十五岁。
(传)马远《寒江独钓图轴》
(传)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轴》
《寒江独钓图》传为宋代马远创作的一幅山水画。画中,作者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传赵昌《竹虫图轴》
由于皇家画院的提倡,引发了花鸟画昌盛的局面。在北宋政局稳定的大环境下,画家们生活无忧,对自然事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擅长借用花鸟题材的绘画来抒情。在这一时期,大多数的花鸟画家都比较重视对自然物象的客观描绘,把大自然中的野生花鸟作为创作题材。
(传)南宋赵昌《竹虫图轴》
《竹虫图轴》(局部)
赵昌喜欢折枝花草,极富生意,着色有突出成就,在宫廷黄家富贵一体花鸟画盛行的时候,以充满生机、活泼鲜明的用笔表现富有野趣的自然花虫草蝶,体现了极富个性的花鸟画风。在这幅《竹虫图轴》中,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和鲜丽的赋彩,写实地描绘出曲竹、以及周围的地瓜、鸡冠花、蝴蝶、蜻蜓、金钟儿、纺织娘等草虫。一般认为草虫图中描绘的花草和昆虫各有寓意。例如:瓜的寓意是子孙兴旺长久,鸡冠花上与蝈蝈,表示出人头地的“官上加官”吉祥之意。本图中虽未画有蝈蝈,但推测是以鸡冠花来表示出人头地的寓意。
传陈容《五龙图卷》
(传)南宋陈容《五龙图卷》(局部)
《五龙图卷》(局部)
《五龙图卷》卷末有“所斋”之印,据称为陈容之作。《五龙图卷》共画五龙,分置于山石、云雾和急流之中。五龙动态各不相同,生动有致,阴森恐怖,极富想象力。构图上虚实相映,有张有弛,气势惊人。
第二期:
李公麟《五马图卷》
第二期展品将于10月18日起展示。这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展品无疑是李公麟的《五马图卷》。
《五马图》画卷分五段,前四段均有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题签,卷尾有黄氏跋语,另有南宋初的曾纡跋,言及黄庭坚题于元祐五年(1090年)。此卷南宋时归内府收藏,入元、明,经柯九思、张霆发诸家递藏,康熙年间藏河南商丘宋荦家,乾隆时入清宫乾隆皇帝两次在《五马图》图上题文,著录于《石渠宝笈重编》。
2019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李公麟《五马图》
《五马图卷》存世900余年,流传有序,原为清宫旧藏。民国时期,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盗运出宫。据张伯驹《春游琐谈》记载,溥仪在天津日本租界张园居住时,日本人以两万日金得到宋梁楷卷。这件事由当时的陈宝琛经手。事成之后,日本某侯爵又想以日金四万得李公麟的《五马图》卷,献给日本天皇。这时,溥仪愿以40件书画售日金40万,而《五马图》则不索价,献给日本天皇。此事又是陈宝琛经手,于是用溥仪的名义将40件书画赏给了陈宝琛的外甥刘可超。刘用其中的四件向天津盐业银行抵押4万元,其中有《秋山平远图》、《五马图》、《摹怀素书》和《姚山秋霁图》。押款两个月后,刘归还1万元,取走了《五马图》。自此以后,《五马图》藏于何处、藏于谁手一直云遮雾罩。二战后还曾被日本藏家宣称毁于战火。直到2019年,东京国立博物馆在“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中突然展出由匿名藏家捐赠的《五马图》,震惊了无数书画爱好者。而这一次书画精品展也是《五马图卷》的第二次公开展出。
李公麟《五马图卷》中的“风头骢”
李公麟《五马图卷》中的“锦膊骢”
李公麟《五马图卷》中的“好头赤”
李公麟《五马图卷》中的“照夜白”
《五马图》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画中无作者款印,前4马后,各有黄庭坚签题的马名、产地、年岁、尺寸,卷末有黄庭坚“李公麟作”题跋。这些由西域诸国进贡的骏马,马名依序是“风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第五匹马佚名,经考证可能为“满川花”。五位奚官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
黄庭坚题跋:余尝评伯时人物,似南朝诸谢中有边幅者,然朝中士大夫多叹息伯时久当在台阁,仅为书画所累。余告之曰:伯时丘壑中人,暂热之声名,傥来之轩冕,殊不汲汲也。此马驵骏,颇似吾友张文潜笔力,瞿昙所谓识鞭影者也。黄鲁直书。
李公麟《五马图卷》中的第五匹马“满川花”
然而《五马图》中为何独第五马没有黄庭坚题写的马名,乾隆在画中跋上说,第五匹马非李公麟原作。
乾隆跋:前四马皆著其名与所从来,而此独逸,岂即曾纡跋中所称满川花耶?要非天闲名种不得入伯时腕下,当是后人窜取题识真迹别为之图,以炫观者,是以并公麟姓名割去楮尾,更无馀地,亦其证也。御笔。
著名艺术史学者、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板仓圣哲先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五马图卷》是存世唯一一件显示了北宋绘画所能达到的高再现性与高表现性交融的作品——它一方面重视所描绘对象的再现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出文人画家对笔墨表现效果的追求,这是北宋绘画最重要的两个方向。”
梁楷《李白吟行图轴》
梁楷《李白吟行图轴》局部
梁楷早年受老师贾师古影响,学习李公麟的白描之法,有“青出于蓝”之誉。中年之后,师承石恪画法,变细笔白描为水墨逸笔,突破“院体”画风,线条简化,洗练传神,创造出十八描之一的“减笔描”。
《李白行吟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品。画中李白侧身而立,仰面于天,诗情寄于胸怀,独自纵思运句,所谓“月下独酌”。初看似是用寥寥数笔画成,但若细细品察,就可发现笔笔皆是精妙设计。头部用细线轻巧刻画,衣袍与头部细线相映成趣,用线格外丰富,虚实结合,浓淡变化,抑扬顿挫,使得人物不再孤立于纸面,而是融于背景,巧妙地表现诗人李白在天地之间飘然独立之态。未经雕琢的爽逸线条,展现出李白的潇洒浪漫。
米芾《行书三帖卷》
米芾的《行书三帖卷》是其早年之书,萧散简远,气雄韵胜,熔铸“二王”笔韵于心手。卷中包含三帖分别为——《叔晦帖》(亦称《秘玩帖》)《李太师帖》和《张季明帖》。
米芾《行书三帖卷》
《叔晦帖》(亦称《秘玩帖》):“[首缺]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相得。于其别也,故以秘玩赠之,题以示两姓之子孙异日相值者。襄阳米黻元章记。叔晦之子道奴、德奴、庆奴。仆之子鳌儿、洞阳、三雄。”
米芾《行书三帖卷》
《李太师帖》:“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米芾《行书三帖卷》
《张季明帖》:“余收张季明帖,云’秋气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真行相间,长史世间第一帖也。其次《贺八帖》,余非合书。”
米芾《行书三帖卷》(局部)
米芾《行书三帖卷》项元汴题跋
米芾《行书三帖卷》内藤虎次郎题跋
据悉,米芾三帖卷,明清时期屡见著录,如明汪砢玉《珊瑚网》法书题跋卷六、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卷四,清吴其贞《书画记》卷四、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卷之十一(录自《珊瑚网》)、安岐《墨缘汇观》法书上卷等。上述诸家著录中,或仅为一帖,或为四帖(《张季明帖》后有《倒念揭谛咒》帖),或为七帖。至明项元汴收藏时为三帖(见卷后项氏跋记),即后之安氏藏本(见《墨缘汇观》)。故疑米芾此三帖,明末清初时已屡经割裂、分拆、拼凑及重裱,亦不排除某些著录中非今传之物。该书法作品后经原田悟朗、阿部房次郎、阿部孝次郎收藏后,最终成为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
重点展品清单
重点展品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书画精品⸺宋代书画及其传承发展”同期展出的还有“与大谷探险队一同开启对古代丝织品的追溯之旅”,讲述大谷探险队从中国甘肃省敦煌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获得的出土丝织品。10月,为纪念创立150周年,东京国立博物馆还将举办“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大集结”,届时馆藏全部89件国宝及其他藏品精华、历史资料汇聚一堂,展现拥有150年历史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全貌。
展览“中国书画精品⸺宋代书画及其传承发展”将展至11月13日。
(本文综合自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官网、澎湃新闻此前相关报道及展玩等)
李白
,
白行
,
行吟
,
五马
,
五马图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相关帖子
•
一位“疯和尚”写的草书,被李白赞为天下第一,现在能值150亿! ...
•
李白杜甫写了那么多诗,是如何流传开来的?
•
诗词山东|李白最热烈的追求都与山东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w78ww
发表于 2022-9-28 17: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想问问,这些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是通过什么手段得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专题系列
Copyright © 2008-2023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https://www.cnxiongq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450110120 15813025137 QQ:21400445 8821775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