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从“荒芜白”到“丰收金”:中科院改造盐碱地再造米粮仓 ...

[复制链接]
phoenix08 发表于 2022-9-17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NuCwLMTy4T3T3Ihl.jpg

“大安模式”万亩焦点树模区。(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中新网吉林大安9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进入9月,吉林省大安市水稻丰收在望,金色的稻田散发着阵阵清香。近一段时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梁正伟研究员领导团队服从此地,等候为大安盐碱地万亩焦点树模区水稻开镰收割,并网络关键试验数据。

大安市是吉林省西部重度盐碱化地域,20世纪,白花花的盐碱地让这里变得非常荒芜,极大拦阻了农业生产发展。因此,中国科学院在本地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碱地生态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率先总结提出了高效管理使用盐碱地的“大安模式”。

f7aqeJielWAQJhEY.jpg

改良前原始地貌。(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梁正伟二十年如一日专注东北盐碱地成因、泥土和植被退化及修复机制、生态管理与综合使用关键技能研究,是国家重点底子研究发展筹划(973筹划)首席科学家,盐碱地科技创新结果两次得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中国盐碱地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梁正伟先容,所谓“大安模式”是指“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高效管理模式,良田是底子、良种是关键、良法是本领,良法包罗农机、农艺、农技等生产工具与莳植技能,“三良一体化”体系施策、标本兼治,三者缺一不可。

梁正伟先容,颠末恒久一连研究表明,纵然是重度盐碱地,颠末“大安模式”3年至5年的科学改造,也可实现盐碱地由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的变化,开辟使用潜力巨大。

据统计,中国除19亿亩耕地面积外,另有约15亿亩的盐碱地,此中近5.5亿亩具有农业综合开辟使用潜力。梁正伟对记者说,假如将此中的2亿亩盐碱地改造成亩产千斤的高尺度农田,每年可增粮2000亿斤以上,可多养活5亿生齿。

现在,东北除了分布着5.38亿亩广袤的黑土耕地,另有凌驾1.15亿亩的盐碱地,此中松嫩平原西部是中国重度苏打盐碱地的最大会合分布区,管理难度大。

梁正伟表现,中重度苏打盐碱地泥土理化性子恶劣,碱性强,作物难以正常生长,接纳传统管理方法本钱高、时间长、收效慢、产量低,严峻制约盐碱地粮食产能的快速提拔。三良一体化“大安模式”本钱低、收效快、可连续,可以或许很好地降服这些题目,而且可复制、易推广。

据相识,自2021年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实行以来,“大安模式”已在吉林省累计辐射推广70余万亩,水稻均匀产量达400公斤/亩以上,他们接纳酸性磷石膏改良技能门路每亩改土本钱可以压缩到1000元以下,且只需一次性改良,即可多年连续使用。

Wyb77Yyxq9b17PBO.jpg

水稻机插同步精准施肥作业。(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梁正伟以为,科学改造盐碱地,让盐碱地上长出高产庄稼,将是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紧张本领之一,潜力非常巨大。现在,中国多地已经意识到盐碱地开辟使用的代价。

以吉林省为例,2021年粮食产量凌驾800亿斤后,本地又提出实行“千亿斤粮食”工程,力图到2030年粮食产量突破1000亿斤。“实现这个目的最大的潜力就在吉林西部的大面积盐碱地。”梁正伟说。(完)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