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寻岩之路

[复制链接]
1005790714 发表于 2022-10-21 0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奋进新时代 · 展品背后的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

" 这是块什么石头?能做什么用?" 一块柱状浅肉红色的岩石,在 " 奋进新时代 " 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生态文明建设单元亮相,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原来,这是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试采现场 GH-02 井的干热岩岩心。

BRYLQ7gGk8bMB3ko.jpg
10 月 12 日,北京展览馆," 奋进新时代 " 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生态文明建设单元,展出的干热岩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冉旻鹭摄 / 光明图片

干热岩是什么?它是一种埋藏于地球深部、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水、温度高于 180 ℃的高温岩体。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估算,我国陆区 3 千米至 10 千米深度干热岩资源潜力折合 856 万亿吨标准煤,按 2% 可采计算,相当于我国 2021 年能源消费总量的 3200 倍。

"2013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开展全国干热岩资源调查时发现,青海共和盆地地表有大量温泉,温度最高的超过了 90 ℃,鸡蛋放进去几分钟就煮熟了。" 中国地质调查局干热岩勘查与试采指挥部首席科学家王贵玲解释," 就像做体检一样,我们采用多种地球物理技术给地球‘做 CT ’,在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圈定了深埋地下的干热岩体。"

在此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原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在共和盆地开展干热岩勘查评价工作。

" 寻岩之路 " 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钻探深度不断加大,温度越来越高,地层压力越来越大,难题也越来越多,钻杆断了、钻头坏了、卡钻等情况时有发生,但又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团队只能在不断摸索中探寻正确的解决办法。" 青海省地矿局水工环调查院正高级工程师郭守鋆回忆起当时测温读数的场景,语气中满满的兴奋," 经过 4 年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在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 3705 米深处,钻获温度超过 200 ℃的高温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重大突破。"

这只是 " 寻岩之路 " 的第一步。2018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青海省人民政府在共和盆地,展开了一场干热岩勘查与试采的科技攻坚战。" 我们在共和盆地先后钻了 5 眼干热岩试验性开采井,合计钻探进尺超过 20 千米,获取了 8000 多件岩心、岩屑样品,建成了我国首个干热岩勘查试采试验基地。" 王贵玲说。

那么,如何将干热岩的 " 热 " 换出来以供使用呢?

" 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压裂造储的方法开发干热岩。" 干热岩勘查与试采指挥部施工总工叶成明介绍,首先通过深井向地下深处注入大量冷水,使岩体开裂形成主裂缝;在此基础上,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在主裂缝周边预设的方向形成相互交错、连通的密集裂缝网络,构建地下换热空间,以便于水与高温岩石充分接触加热," 就像在地下数千米深处,做一台精密的微创手术。"

2020 年 8 月,干热岩勘查与试采指挥部带领团队连续 " 手术 "12 天,在地下 3500 米到 4000 米深度,建成我国首个体积超过千万立方米的规模化人工热储。

" 换热空间有了,新的难题又出现了——如何克服地层复杂条件,让水顺利注入、连续抽出,进行稳定的地热能发电?" 叶成明回忆," 我们反复试验,变换注采方式,摸索最优注水流量,经过 3 个月上百次的测试,终于在 2021 年中秋节那天,采出高温热水,推动发电机组稳定运转,实现了我国首次干热岩试验性发电并网!"

一路上,团队攻克了高温钻进、规模造储、循环连通、换热发电等关键技术难题,基本形成了干热岩勘查试采全流程技术体系,迈出了干热岩试采的关键一步。

"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干热岩试采发电增效技术攻关和技术路径的优化。我相信,‘寻岩之路’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站在高耸的钻塔和整齐的发电设备下,王贵玲细细凝望,畅想未来……

《光明日报》( 2022 年 10 月 20 日 04 版)

[ 责编:徐皓 ]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