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消息,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10月27日发布的《2022年10月17日-10月23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联通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腾讯产业创投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获无条件批准,审结时间为10月18日。
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获批 中国联通涨停 11月12日,午后通信概念股异动,中国联通涨停,武汉凡谷、东方通信等跟涨。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10月27日发布的《2022年10月17日-10月23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联通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腾讯产业创投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获无条件批准,审结时间为10月18日。
2022年首三季度,中国联通营业收入达到2639亿元(+YoY8%),服务收入2396亿元(+YoY7.8%),股东应占盈利156亿元(+YoY21.2%)。营业收入和公司盈利绝对值再创上市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单计Q3,营业收入877亿元(+YoY9.2%),服务收入786亿元(+YoY6.7%),股东应占利润47亿元(+YoY24.6%),营业收入和利润均超出市场一致预期。 第一上海发布研究报告称,予中国联通“买入”评级,看好产业互联网发展以及在传统业务稳健增长情况下,公司持续改善经营效率,释放利润潜力,提高股东回报,目标价5.7港元,较当前股价有59%的上行空间。 中信收购腾讯?各方紧急回应! 对于“中信集团正组团与Naspers谈判以收购其持有的全部腾讯股份”传闻,买卖双方1日同步澄清,传闻不实。 11月1日,腾讯最大股东Naspers集团旗下子公司Prosus发布声明称,Asian Tech Press 于10月31日发布文章称中信集团牵头的财团(一家国有控股投资公司)正在与Naspers谈判以收购其持有的全部腾讯股份。 Prosus在声明中强调,该文是猜测性的,不符合事实(The article is speculative and untrue)。Naspers集团将继续执行今年6月宣布的开放式股票回购计划,回购资金来源于定期和有序地出售集团持有的少量腾讯股份。 同时,Naspers董事会和Prosus董事会重申,对腾讯发展前景长期有信心,同时继续认为,股份回购计划是最有利于Prosus、Naspers及其各自股东利益的选择。
同日,中信集团也在对媒体的回应中表示:传闻不实,无相关计划。 此次传闻并非孤例,仅10月以来,腾讯股份已被传“卖”出过两次,传闻中的接盘方均为“中”字头公司。 此前的10月24日,市场有传言称中国移动可能收购腾讯部分股权。对此,腾讯方面向上海证券报记者回应称,此为不实消息。 而与此前澄清中国移动入股消息时不同,截至记者发稿前,对于中信集团组团洽购Naspers持股传闻,腾讯一直未予直接回应。 据查,Prosus澄清声明中的“减持”始于今年6月。Prosus及Naspers于6月27日午间宣布,将开启一项长期、开放式回购计划,用以提高集团每股资产净值,回购资金将通过Naspers集团有序小幅出售腾讯公司股票获得。腾讯彼时发布公告,表示已获悉该计划。 作为腾讯主要股东,Prosus及Naspers曾在2018年和2021年进行过两次减持,并因此获得巨大回报。而此番减持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减持方式将由持续性少量减持推进。据公告,Naspers预计每天出售的腾讯股份数目平均不会超过腾讯日平均成交量的3%-5%。 目前,Prosus仍持有约26.9亿股腾讯股份,持股比例为27.99%,且在9月9日至10月27日的一个多月里,Prosus阶段性停止了对于腾讯股票的减持。与之相对应的是,10月以来,腾讯已多次回购自家股份,年内回购金额达到近250亿港元。 11月中旬,腾讯预计将发布2022年三季报。截至11月1日收盘,腾讯港股股价为227.4港元/股,当日涨幅超过10%。
拓展阅读: 股价跌回5年前!鹅厂跌成鸟厂,段永平却六次加仓,谁在减持腾讯? “本以为它会到985,没想到跌成了211”,当投资者吐槽腾讯盘中跌到211港元/股第二天,腾讯盘中又跌破200港元大关。 真应了此前网友调侃的那句话:“鹅厂跌成鸟厂,把我跌没了”“tencent跌成fivecent”。说不定再加把劲,还能跌成twocent。
腾讯市值跌回五年前,但就在市场一片哀嚎之际,“中国巴菲特”段永平却顶着“大道无形物有形”的雪球账号称自己再次加仓腾讯,给市场一定镇定剂。 此次腾讯大跌,究竟是谁在减持腾讯? 1 跌破200港元,腾讯重回2017 前不久,Choice刚公布了2022年三季度中国企业市值TOP500榜单,贵州茅台意外地以401.57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过了腾讯,成为中国企业市值排行榜第一。
当时一度有网友在股吧吐槽:“还比不过一个卖酒的”。 不过报告公布后没几天,腾讯就超过茅台,重新拿回中国上市公司“头把交椅”。但还没高兴两天,腾讯股价就接连大跌,一度跌破200港元。 10月24日,港股迎来暴跌,腾讯也难以幸免,股价暴跌11.42%,跌至206.2港元/股,创下5年来新低。市值跌至1.98万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万亿人民币。而当天,茅台也大跌超7%,市值跌至1.89万亿,但还是以微弱的优势,超过腾讯。
当天有投资者吐槽:本以为腾讯股价会到985,没想到跌到了211。段子中饱含投资者多少心酸与无奈,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但他们没想到,211还只是开始,因为第二天,腾讯又跌了! 10月25日,腾讯盘中一度跌至198.6港元/股,跌破200港元大关,市值一度跌至1.91万亿港元。 回首2021年2月,腾讯股价巅峰时期,股价一度接近750港元/股,市值超7.2万亿港元。但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腾讯股价一路下泄,从600港元一路下滑至400多港元,2022年又跌到300多港元,9月开始,腾讯股价再创新低,跌破300港元大关,重新回归200港元阶段。 如今,以腾讯25日盘中最低价计算,相较2021年2月的巅峰时期,腾讯股价已经跌去73%,市值蒸发近5.3万亿港元。 2 段永平再次出手 已是年内第六次加仓 “别人恐惧,我贪婪”。深谙巴菲特投资理念的“中国巴菲特”段永平,没有意外的再次加仓腾讯。 10月25日,段永平在个人雪球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上表示,“又买了一点(腾讯),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已经是段永平在今年内第六次加仓腾讯了。段永平最早是在今年2月份买入的腾讯ADR股价是53.5美元,买入10万股,花费约535万港元。 随后在3月上旬加仓时表示,“计划每掉10%就加仓一次”。之后的4月、8月、10月又陆续加仓,到目前为止,这已经是段永平在2021年8月加仓腾讯以来的第十次买入。 段永平加仓腾讯的理由也很简单,“公司赚的钱最终会买自己的。投资者信心是公司以外的事情,不应该考虑。”“看看苹果就知道了。” 作为国内最早花天价拍下巴菲特午餐,也是真切向巴菲特探讨投资理念的人,段永平坚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对他而言,如何买股票,只需要确定企业是否有投资的价值。因为他坚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段永平的投资理念也很谨慎,只投自己看得懂的公司,只关注长期。但每次重仓前,段永平都对公司有一段很长的观察期,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尽管到目前为止,段永平对腾讯的投资还是亏本的,但这并不影响他此后是否还会对腾讯的继续加仓。因为早在2019年,段永平就曾明确回答过他加仓腾讯的原因:“我认为腾讯这家公司大概率10-15年内,一年可以赚2000-3000亿人民币,愿意出多少钱买这家公司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机会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段永平不断加仓腾讯,但在他的持仓中,腾讯的份额并不大,只有1%,并不算实质性投入。但腾讯越跌,对段永平的吸引力也越大。段永平曾表示,“目前对我的吸引力还没到让我卖掉任何别的股票去换的地步,但再掉几次说不定我就要认真想想了。” 趁机抄底腾讯的不止是段永平。据媒体统计,10月25日,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港股65.32亿港元,其中腾讯获得净买入超21亿港元。24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66.91亿港元,腾讯获净买入30.56亿港元。 3 腾讯究竟为何大跌 尽管段永平对腾讯的投资价值十分肯定,在此基础上多次加仓,但随着越买越跌,段永平也曾对腾讯的投资表现出担忧。 今年3月,腾讯的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之时,段永平表示:“我觉得阿里的护城河没有腾讯的宽,但今日的出现让人觉得腾讯的护城河也没那么宽了,投资确实很难哈。” 那么腾讯这次的持续下跌,究竟为何?原因有二。 一是外部压力。目前港股整体承压,市场情绪极度悲观,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放大。今年6月底,腾讯大股东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今年以来密集减持。近三个月南非报业减持7600万股,约245亿港元。 为了应对减持,腾讯也积极宣布回购计划。每天回购的金额大抵和Naspers出售的金额持平。今年以来累计回购数已达75次,回购金额近240亿港元,但还是难以挽救股价跌势。 二是腾讯内部面临的压力。 2022年上半年,腾讯控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了1.94%和53.48%,为腾讯近10年来首次下降的中报数据。 具体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和二季度,腾讯营收分别为135.71亿元和1340.3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0.01%和-3.83%;净利润分别为234.13亿元和186.19亿元,同比减少了50.98%和56.28%。 而对腾讯即将在11月发布的三季报,包括中信证券、天风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均在研报中预计腾讯三季度营收净利或将同比下滑1%及3%左右。 另外像中概股回港潮、反垄断、监管处罚等等因素,也都是导致腾讯这一轮下跌的原因。 实际上,对于腾讯这样一家万亿级体量的行业巨头而言,当前面临的增长放缓、盈利能力下滑的情况并不奇怪,是一种预期内的正常走向。因为行业的天花板限制,业绩的增长需要不断开拓新业务。但受到疫情以来的一系列因素,腾讯的游戏、广告、支付等业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尴尬的是,被寄予厚望的,以腾讯云为代表的TO B业务还没能成长到能撑起整体的地步。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腾讯依旧是一家具有投资价值公司。腾讯近五年的ROE平均为28.2%,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这说明腾讯依旧具有非常强的盈利能力。 万物皆周期。对腾讯而言,面临的是如何解决短期市场对其的严峻考验;对投资者而言,也到了考验能否具备定力和耐心,等待时间让腾讯开出价值的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