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方晓东:希望实现跨学科合作,实现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

[复制链接]
陈丽嫦 发表于 2022-11-21 02: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d1RqvnYRbrIHipRa.jpg

  11月15日-17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高新技术论坛在深圳召开,主题为:科技改革驱动创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晓东出席论坛并演讲。

  方晓东表示,20世纪全球有三大科学工程,前两个中国都是以追赶的方式进入这个行业,只有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第一次跟发达国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参与了这个项目,尽管只完成了其中的1%,但是也拿到了这个入门券。他认为,这几十年来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跟人类基因组计划有非常大的关系,之前传统的生物学都是由生物学家在实验室里面完成各种实验。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极大推动把生物样本数字化,全球的统计学家、计算机学家、物理学家很多学科不同的专业人士进入了生命科学的行业,极大推动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在生命科学特别是在基因组学领域,如何把标本高通量低成本进行数字化,会极大影响这个学科的发展。这些年来在芯片领域的竞争,使大家深刻的理解到光刻机的重要性,在基因组学领域,测序仪就像在芯片领域的光刻机,只有在源头上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才有可能能够有更大的把握和保障更好地推动基因组学的发展,

  华大通过多年研发开发出来自主可控的测序仪,目前全球也就两个国家三个公司能够量产临床级别的测序仪,华大就是其中的一家。而且已经全方位的构建了围绕着测序仪的整体解决方案,从光学到机械、软件、生化都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系统。干湿结合、软硬兼施可以构建整套核心技术体系。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也开发一系列的测序仪,从小不点到巨无霸,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很多科研工作,被全球很多的科学家所采用。

  他表示,只有自主研发、自主可控,成本才能够降下来,才能够做到人人可及,让高大上的科技能够进入平常老百姓(42.730, 1.83, 4.47%)家,让更多人能够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福利。在基因组学领域,由于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发展,测序成本急剧下降,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38亿美金,到现在可能只要是100多美元就可以完成基因组的测序。

  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一定是受科技驱动,科技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工具,在生命科学当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工具:一是显微镜,它让人类的认知从宏观进入到微观,观察到细胞的存在。二是测序仪,它能够从几微米的维度进入到纳米的维度,检测到DNA的序列。

  他介绍到,2020年底华大发明了时空组学的技术,可以获得组织器官的空间基因表达信息。时空组学技术有两个关键参数,一是分辨率,二是视野的大小,即芯片大小。在全球已有的类似技术中,华大的时空组学技术有明显优势:华大发明的技术,无论是在分辨率上还是在芯片的大小上都超过全球技术多个数量级。特别是在分辨率上,可以达到500纳米。在纳米球芯片上,一个纳米球大概220纳米,两个纳米球之间的距离是500纳米。国外同类技术可以做到55微米或10微米。在芯片的大小,国外的芯片大小是0.6厘米×0.6厘米,华大的芯片是1厘米×1厘米,并可以扩展到13厘米×13厘米,可以把人的半个大脑放在芯片上,得到完整半脑的基因信息。这个技术出来以后在全球引起很大的关注。华大利用这个技术首次贡献了小鼠胚胎发育过程当中不同时间点的时空图谱。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更好理解生命的演化、胚胎的发育,打开发育的“黑匣子”,更好的理解生命到底是如何进行准确的调控。

  华大构建了时空组学的联盟,全球已经有20多个国家90多个机构100多个科学家加入到这个联盟。“我们希望有更多中国的科学家加入这个联盟来,科技的发展对大家的生活影响很大,有一句话说过去认为是异想天开,现在勉为其难,未来会习以为常,我们希望跟更多的同道一起能够更好跨学科合作,最终实现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他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XxgZWQwhzt9O3Ti4.jpg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昂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