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降价九成,商业版 ChatGPT “拉帮结派”

[复制链接]
洪晨钊 发表于 2023-3-10 14: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要知道,ChatGPT 的客户不只 C 端用户,还有 B 端企业。3 月 2 日,OpenAI 正式推出面向商业用户的 ChatGPT 和 Whisper 语音转文字 API (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 ,这款基于 ChatGPT 同款的 GPT3.5 模型比之前便宜 90%,大约 0.002 美元 /750 个单词。目前愿意为 ChatGPT API 买单的有图片和短视频社交平台 Snap、在线学习平台 Quizlet 等。烧钱、烧钱 …… 自 ChatGPT 走红以来,商业化魔咒一直萦绕着 OpenAI,免费时被质疑,面向用户付费时依然不被看好,这次 toB 上新能否打破坚冰尚不可知,但 OpenAI 正在尝试。

e0TOno0eLculUOPt.jpg
打一折上新

向企业客户提供服务不算新鲜事,从 2022 年 11 月面向 C 端用户推出 ChatGPT 聊天机器人后,OpenAI 就开始向企业提供付费接入的产品。只不过,早期用户的热情遮掩了 OpenAI toB 的意图。事实上,类 ChatGPT 产品 toB 才是主流的商业模式,至少从小冰 toC 免费陪聊、toB 可定制来看是这样。

意料之中的策略,意料之外的价格。据悉,上述 API 基于 ChatGPT 同款的 GPT3.5 模型,被命名为 "gpt-3.5-turbo" 的模型,定价为 0.002 美元 /1000 tokens,换算成单词,即 0.002 美元 /750 个单词,比目前的 GPT3.5 模型便宜 90%。

但一位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强调," 定价并不是成本,实际成本至少包括两大块:前期训练和后期运转,大概是 1:9 的关系 "。

另一种 toB 服务也已经开放,OpenAI 拿出 API 接口供商业伙伴付费接入,定位为每分钟 0.006 美元,这基于其 2022 年 9 月推出的 Whisper 语音转文字模型。据介绍,Whisper API 支持对语音文件进行转录和翻译,并支持包括英语、中文、阿拉伯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几十种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产品说明文档显示,在业界常用的 FLEURS 数据集测试中,Whisper large-v2 模型在识别英语、意大利语、德语时的单词错误率都能控制在 5% 以下,识别中文的错误率 14.7%。

即便如此,目前 OpenAI 已吸引了不少耳熟能详的企业用户,其中就包括图片和短视频社交平台 Snap、在线学习平台 Quizlet,前者在本周推出了名为 "My AI" 的可定制化聊天机器人,后者面向 6000 万学生用户提供了能出题考验学生的家教机器人。

便宜没好货?

回到商业模式,toC 付费订阅是业界围绕 OpenAI 讨论更多的话题。引子是,OpenAI 在 2 月推出 "ChatGPT Plus" 付费订阅版本,每月收取 20 美元。

订阅制可行吗?小冰 CEO 李笛向北京商报记者解读," 订阅制实际是 API 调用的一种包月服务,这也意味着巨额成本,不可持续。因为它是包月调用次数,而不是单纯的包月 "。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也表示,"ChatGPT 包月调用的成本很高,不过摩尔定律在 ChatGPT 身上是适用的,大模型一旦成立,算力成本下降后,成本这件事就不用多虑 "。

由于目前尚不确定 ChatGPT 商业版定价降低后成本的变化趋势,OpenAI 的成本压力如何不得而知。按李笛此前的计算," 若使用 ChatGPT 的方法,每天成本将高达 3 亿元,一年成本将超过 1000 亿元 "。

相比单纯看成本,他认为应该更多思考如何优化成本、提高准确性,使产品真正落地。李笛说," 以现有产品形态来说,运行时的算力成本非常巨大,不优化就只能降低对话质量 "。展开来说,就是它跟第一个人聊的时候生成了答案,后面 99 个人和它聊类似话题,如果都吐同一个答案,就能够节省算力,但这样相关性就会下降,让人感觉 " 没那么聪明 "。因此要想商业化落地,首先必须解决准确性问题,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成本。

卖给谁更容易?

回溯到隔壁互联网企业的 PC 时代,客户究竟是谁也曾让人苦恼。

" 搜索引擎刚出现时,百度、新浪、搜狐都想嵌入人家的产品里去,而不是直接面向用户。回过头看答案很明确,搜索是可以直接 toC 的。toB 是链条最短、见效最快的商业模式,现在文心一言和 ChatGPT 都在和 B 端用户合作,但我认为未来 ChatGPT 更大的潜力在 C 端,而且会比当年搜索引擎先 toB 再 toC 的路径更短,用户接受程度更高 ",王超预测。

李笛认为不能将 AI 视为工具,他举例," 比如微软有 word 文档,一个作家用 word 文档写出了旷世名作,挣了很多钱,他分给 word 吗?不会。这是因为 word 是个工具,并不提供智慧价值,不分是合理的,但今天 AI 不提供智慧价值吗?提供,但 AI 分到了吗?分不到,这就不合理了 ",这也是为什么小冰要封装能力到 AI Being 上的原因。

以小冰为例,2019 年小冰公司提出了一个词 AI Being,做一个框架用来创造各种 AI Being,把服务能力封装在 AI Being 上,而不是按调用次数去收费。可以简单理解为,小冰和 OpenAI 都有 toB 服务,但是服务形式不同,目前 ChatGPT 是我有什么给你什么你自己用,按次数收费,小冰是你要什么我可以帮你做,给你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回到客户群,李笛具体到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角度来观察。如果 toC 是走内容平台模式,通过广告模式挣钱。如果 toB, 是用 AI Being 和企业进行协同。通过与雇主的长期磨合,AI Being 和雇主的审美、风格会越来越趋同。李笛进一步说," 某种意义上说,AIGC 本身赚不到钱,小冰不是在做‘画笔’,而是在做‘手拿画笔的人’,让 AI Being 本身具有价值 "。

其实,不管 ChatGPT 卖给谁,怎么卖,现在整个行业还都在初期阶段,烧钱做训练也好,收费试水花也罢,还得 ChatGPT 这阵风吹一阵才有答案。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