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高晓松,“口无遮拦”终于付出代价

[复制链接]
yjiang 发表于 2022-9-10 14: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以前那个羽扇纶巾,喜欢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高晓松,彻底没动静了。
            把他拍到沙滩上的起因,缘于一场直播活动。
            当时,有媒体邀请他来做一场“名人读名著”的活动。
            谁承想,直播间的留言板里,贴满了各种骂他的言论。
            大家对高晓松的积怨由来已久,这一次总算抓住了宣泄口。
            慕名而来的网友,纷纷在留言板上舌灿莲花,高晓松被当众打脸。
            
J0I7ZDtLTtq2TK6d.jpg

            
            因为是直播,所有人都能在留言板上看见大家的心声。
            开场没多久,主办方当机立断,停掉直播,并删除了这场直播的相关资料。
            先是网友众怒难平,后是官媒下场点名。
            这场直播过后,高晓松便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
            
FYZ0I0B8ZmIUuP60.jpg

            
            开得书馆关了,做的节目停了,就连他的微博简介也改了。
            曾经红极一时的“知识分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落下帷幕。
            成也一张嘴,败也一张嘴。
            高晓松,终于为他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
            
oJwrzQweZ3Q6t6fI.jpg

            
            一、行为乖张,随心所欲
            1996年,高晓松就开始“膨胀”了。
            彼时,他已经凭借创作出的《同桌的你》《青春无悔》《白衣飘飘的年代》《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成了“校园民谣”的领军人。
            乘着这股东风,他顺势而上,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办了他的作品音乐会。
            
uym70XuZ0yAqAOY1.jpg

            
            一线大咖给他站台,著名主持人给他做专访,上万人来到现场。
            27岁就达到如此高度,高晓松飘了。
            人一飘,就容易“烧包”。
            一“烧包”,行为举止就会愈发乖张。
            
KBGok3XW2y20kWAo.jpg

            
            别人问他《同桌的你》灵感来源。
            他双手抱胸,呵呵一笑:“为了泡妞”。
            龙丹妮事先约定好采访他。
            他披浴袍出镜,一点都不讲究,气得龙丹妮撂下狠话,这辈子不再跟他合作。
            
BqH8h3q385oqwH7h.jpg

            
            凭借《同桌的你》,高晓松拿了一堆奖杯。
            他大言不惭:“这玩意没什么用,当尿盆太小,当烟灰缸太大。”
            嚣张到简直让人想揍他。
            
sXDCdder8V7J3ek3.jpg

            
            倒也不怪高晓松那么放浪形骸。
            毕竟,人家有这个底气。
            高晓松的底气来自他的显赫家世和满腹才华。
            从小,他就是个叛逆的“公子哥”。
            一家几口,数他这个上清华的学习最不好。
            在清华园长大,随便听邻居唠两句嗑,都能涨不少知识。
            
zUz33b5fc6SL7PCU.jpg

            
            按理说,高晓松也该是个“三好学生”才对,偏他是个叛逆分子。
            别人梦寐以求的高知家庭,到了他嘴里,就成了“没劲的臭知识分子”。
            相反,他向往的,就是街头没什么文化,纹着大花臂的街头混混。
            
C4x2THhhTFC7c4SQ.jpg

            
            和小混混拜兄弟,聚众打架,抽烟烫头。
            最后因为他穿的衣服太好,被小混混踢出群聊,高晓松“制霸街头”的梦想就此破碎。
            当不了混混,高晓松开始一心扑在学习上,如愿考上了清华大学。
            
ZddXDdKj6u2nbBUX.jpg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
            本来高晓松想去的是浙江大学。
            理由是他当时的女朋友在那里。
            他父母一听不乐意了,放狠话:“你去浙大,就自己承担学费。”
            高晓松寻思:爱情诚可贵,可还是金钱更重要。
            刚刚还对女朋友爱得死去活来,一扭脸就对人家说了拜拜。
            
bV8TvW1ika00UBUG.jpg

            
            秉着“学习不息,泡妞不止”的原则。
            高晓松在清华园也没闲着。
            别人埋头苦学,他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拍婆子”。
            为此,他还利用专业知识,做了个简易设备。
            放在女寝室里,专门用来“打探”女寝晚上都聊些什么。
            
Os6q6Q7VoQVQ616q.jpg

            
            毕了业,他愈发“放荡不羁”。
            酒足饭饱后,开车在路上狂飙,造成严重车祸,喜提一对手铐。
            然后发表了让人惊掉下巴的“监狱论”。
            
nOzoH0AZoofbQVb4.jpg

            
            叛逆或许是一种性格。
            但要是过了头,就变成放浪形骸。
            那么终究会付出代价。
            
LDVlDGqgjZ5C1Qg6.jpg

            
            搞民谣把高晓松搞火了。
            同样把他搞飘了。
            火了的代价是不愁流量,入职阿里。
            飘了的代价是坑惨了阿里,搞黄了人家两个app。
            
G44XewKqDKx2dzQz.jpg

            
            在会写歌这个技能上,高晓松没少沾光。
            出了名不说,还将阿里的“马大哥”哄得一愣一愣地。
            
G5zyHhR2u292Jqbu.jpg

            
            这边马哥突发奇想要搞武侠。
            那边高晓松立马创作出《功守道》的主题曲《风清扬》。
            这边马大哥又想在公益上发力。
            那边高晓松马上又写出了《桃李》。
            
wLL77WklL7I8Kqi0.jpg

            
            这边马大哥调侃他应该叫“矮大紧”。
            那边高晓松立马将其作为阿里的花名。
            马大哥一看,这小子可以啊,挺上道。
            花重金为他打造app,助力他从音乐人转型为商人。
            奈何高晓松有当商人的心,实在没有当商人的料。
            
z32vsXhHxNZzpiJD.jpg

            
            刚入职阿里的音乐董事,高晓松立马琢磨着要搞点事情。
            他搞得第一个项目叫“阿里星球”。
            是一个音乐软件,但又不完全是。
            
g7Pcq5XpB0C67EQ8.jpg

            
            这个软件除了能听歌,服务听众。
            还集混剪、录音、宣发、演出等于一体,服务作者。
            比起一个音乐播放软件,它更像是一个音乐交易平台。
            
m2EeQWs62jJeRQ6k.jpg

            
            高晓松的本意是将音乐产业公开化,让普通人也能接触到音乐制作,让专业人士的音乐制作更简单便捷。
            但普通人只想听歌,专业人士有更专业的途径。
            所以从一开始,“阿里星球”便注定以失败告终。
            
i8VqZ5JbuB4Vrj2f.jpg

            
            眼看“阿里星球”黄了,马大哥又给他搞了另一个项目。
            虾米音乐app在2013年被阿里收购,之后便交到高晓松和宋柯手上。
            给高晓松之前,虾米音乐托《中国好声音》的福,偏居一隅过得很安逸。
            凭借优秀的分类系统,虾米音乐一度被看作是国内最好的音乐平台。
            
DX2hqYiBE9ww9zzy.jpg

            
            但落到高晓松手里没几年,虾米音乐就在版权之争中惨败而归,终于在2021年正式退出市场,成为历史的记忆。
            接连两个app,上亿的投资打了水漂。
            饶是马大哥再有钱,再看好高晓松,这个人他也没法留了。
            搞app,那是坑别人。
            搞《晓说》,那坑的可就是自己了。
            
INN43nK92F6d62jN.jpg

            
            二、奇谈谬论,漏洞百出
            高晓松还是挺幸运的。
            玩音乐正赶上校园民谣。
            搞节目正赶上互联网浪潮。
            当时优酷看中了高晓松的潜力,为他量身打造了一档节目——《晓说》。
            
kB7GgTl7vtfb27gk.jpg

            
            节目的定位为:奇闻说今古,谈笑有鸿儒。
            可惜,说谈笑勉强够,说鸿儒未免言过其实。
            
jDO1V8rvW9fi122l.jpg

            
            不过节目是真的火。
            累计播放5亿次。
            高晓松再次一炮而红。
            继校园民谣之后,高晓松再度迎来人生巅峰。
            《晓说》最大的看点就是“无所不包”。
            上到天文,下到地理,羽扇纶巾,侃侃而谈。
            
RGITVIVo0DIztCqG.jpg

            
            有了广度,丢了深度。
            丢了深度,没了风度。
            2019年世界杯期间,高晓松突然登顶热搜。
            原来,他7年前的一段采访被人扒出放到了网上。
            视频中地说:世界杯都是假的,都是球员配合庄家演的。
            信誓旦旦,言之凿凿。
            
VWKP45M949POdv5o.jpg

            
            仿佛他亲眼看见球员和庄家商量谁输谁赢,怎么分成。
            高晓松的此番言论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网友纷纷指责他的“晓说”是胡说瞎说。
            一看自己早先的言论出了事,高晓松立马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中做出澄清:这些都是我想象的。
            
RgA3rZzkGAE75ggk.jpg

            
            前脚刚跟你讲八卦,一看出事了马上说:“我就随口一说,你怎么还当真了呢?”
            完事还要把锅甩在网友身上,哭诉自己7年前的话都能被扒出来旧事重提,一定是有人别有用心。
            要知道,他说完这些话3年后,自己曾还主动炒了个热度。
            
G35Y2dwy0b0SKFK0.jpg

            
            当时2002年的世界杯被曝光假球风波,此事一度闹得街知巷闻。
            高晓松一看,立马高兴了,火速扒出自己当年的言论,一副“我真厉害”的炫耀模样。
            
Z2lwbnO2J99B928o.jpg

            
            当然,高晓松这番话引来众多足球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的炮轰。
            一位足球解说员直接怒怼:“这不是世界杯的问题,这是世界观的问题!”
            确实,一位颇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对着全国人民侃大山,侃的全是未经证实的“猜想”。
            被印证了就跳出来沾沾自喜,被骂了就跑出来装无辜,多少有些不负责任。
            
WKtxNokDpKkHTNnp.jpg

            
            高晓松的不负责任,不仅仅体现在讨论世界杯上。
            在节目中,他曾多次说些难以自圆的谬论。
            将“麻将、按摩、炒菜、吹牛”奉为“绝无争议”的四大发明。
            将正儿八经的四大发明扭曲成假的。
            纸是埃及的,司南是假的。
            我们的黑火药就是放烟花玩儿的,西方的黄火药才是打仗用的。
            在他嘴里,就连活字印刷术也成了韩国的。
            
HOD82xby8If8BrAf.jpg

            
            贬低完我们国内的四大发明然后呢?
            然后吹漂亮国。
            在一个节目上,高晓松先给自己上了个价值“我最怕没人说真话。”
            
iXc1CCZ6sp10704P.jpg

            
            
IQzP8VUQU0511Qa8.jpg

            
            确实,高晓松这些年没少说什么自以为是的“真话”,恨不得把漂亮国吹到天上去。
            说对我们最好的就是漂亮国。
            
L5urQm4ISMrI9MS9.jpg

            
            有主持人对他一边手拿绿卡,一边在国内赚钱,完事还要骂两句的做法看不下去了。
            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你是美国人啊。”
            
m2SPfaR25jAAaVhX.jpg

            
            
jUVYIZNNiI378jI3.jpg

            
            高晓松脑子一时没反应过来,呵呵一笑:“不解释。”
            
QZ33gL53dUDUu58A.jpg

            
            过了一会转过来弯了,想拉主持人下水,反问她:“你没有绿卡吗?”
            谁知他这次是踢到钢板了,主持人明确地告诉他,“我没有绿卡。”
            
lEz0ej5b02J4ZNbZ.jpg

            
            但高晓松就不一样了,他曾经摇着扇子洋洋自得地说过,“我是华裔”。
            无脑吹漂亮国只是高晓松怪谈谬论中的一部分。
            还有更多荒谬的说辞,是说出来要打码的程度。
            高晓松真是成也一张嘴,败也一张嘴。
            
R1oSRyO61y8771PS.jpg

            
            三、骂战不停,争议不断
            自从高晓松不好好搞唱歌,非要去当“知识分子”,围绕在他身边的争议和骂战,就接连不断。
            早先是他和别人骂,为了力挺好友和韩寒对骂。
            最后惨败而归,被韩寒内涵:“高处不胜寒。”
            
svV8PeoWnFye88OW.jpg

            
            在音乐节目上和孙楠对呛。
            私底下大家一致认为某个选手唱得好。
            打分的时候,独独高晓松给这位选手打了低分。
            孙楠替这位选手打抱不平,足足在节目上骂了他10分钟。
            
GyrixPR1YgAz1ZRW.jpg

            
            
U9N7Un7Lz77L7f37.jpg

            
            随着他越来越多的奇葩谬论被扒出。
            和别人骂,就变成了被骂。
            首先网友对他的归属问题提出质疑。
            他一会儿说自己是美国人,一会儿又说自己实打实的是中国人。
            要特权的时候是漂亮国,要观众缘的时候又回国了。
            
I7tT85O84ToqW7qP.jpg

            
            其次,还有网友对他的学历问题表示怀疑。
            他动辄就喜欢拿清华说事儿。
            可实际上他是从清华肄业,压根没读完。
            他自己在媒体上吹自己正式入职为“哈佛研究员”。
            
Beem3jTA34ce6wAx.jpg

            
            紧接着被方舟子无情拆穿。
            别说“哈佛研究员”了,他就连“助理”都不算。
            人家哈佛有一个自费的访问学者项目。
            说白了,就是有钱就能上的虚名。
            除了能证明你有钱,顺便喜提哈佛一日游,其他毫无用处。
            对了,还能用来蹭哈佛热度,往自己脸上贴金。
            
u1ESe1Il2CC9S29K.jpg

            
            就是这样一个清华肄业生,凭借唬人的家世,将自己包装为“知识分子”,在网络上大侃特侃一些莫须有的“真相”。
            地摊文学在他嘴里成了正经的严肃学问。
            野史在他嘴里成了不为人知的正史。
            由于他放浪形骸、口无遮拦,漏洞百出的谬论越来越多。
            围绕在他身上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几乎是一夜之间,他从人人吹捧的“知识分子”跌落神坛,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Ek02mf6gGgnYk9n6.jpg

            
            官方媒体当然不能放任这么一个放浪形骸人在媒体上“引领潮流”。
            
d22ij1IDHM2Mqp1d.jpg

            
            曾经被他愚弄过的网友们也没放过他。
            但凡有他出现的地方,评论区里必定骂声一片。
            到这里,曾经风头无两的高晓松,终于是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
            高晓松,成也一张嘴,败也一张嘴。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靠耍嘴皮子上位,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江象容 发表于 2022-9-10 15: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尿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