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安全手机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忘情谷
BBS
洞见天下
微信群
报告厅
千百度
新青年
商学院
藏经阁
雄企汇
数据库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网站工具箱
快捷发帖
深度行研
图表数据
搜索
搜索
热搜:
皮书
能源
环保
GPT
大模型
电子
大数据
互联网
教育
金融
地产
制造
钢铁
工程
保险
服务
公用事业
建筑
科技
健康
医疗
机械
半导体
碳
报告
商业计划书
智库
咨询
研究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file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忘情谷
›
休闲娱乐
›
国学经典
›
贾浅浅,是深是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贾浅浅,是深是浅?
[复制链接]
520新宠儿
发表于 2022-9-11 06: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作者 | 路迟
写出 " 手捏一块屎从床上下来了,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 " 的西北女诗人贾浅浅,今年 43 岁,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近日,在中国作家协会公示的 2022 年拟发展会员名单上,她的名字赫然在列,再次掀起了 " 贾浅浅进作协靠爹 " 的质疑。
贾浅浅的父亲——贾平凹,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先后有 20 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比如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秦腔》。
8 月 24 日,中国作协作出回应:994 名拟发展会员,都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且 " 征求各团体会员意见 "。
言下之意,谁来申请,都是他们的权利,你有信心你也可以申请。
贾浅浅招致争议的根源,严格来说,并不在于 " 贾平凹之女 " 的身份本身,而在于她的诗文水平究竟如何。
2021 年,《文学自由谈》刊物登载的一篇文章《唐小林: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传播甚广。
唐小林
此文毫不客气地批驳贾浅浅的诗歌是 " 肮脏的垃圾文字 "" 基本的文从字顺都没有达到 ",甚至攻击其 " 变态、污秽、猥琐平庸 "……
时隔一年,贾浅浅重回风口浪尖。
一夜之间,无数网友从贾浅浅身上学会了写诗。比如这一首:
没尿出来,假(贾)的
尿冰上了,平的
尿雪上了,凹的
贾浅浅的诗集里的确有一首 " 出名 " 的《雪天》:
我们一起去尿尿。
你,尿了一条线。
我,尿了一个坑。
这不得不叫人感慨:文学源于生活,艺术精于讽刺,世界之参差,流行之荒诞,社会秩序之明明暗暗、深深浅浅,皆为素材。
" 屎尿屁 " 都是诗
贾浅浅的诗,不好评价。
说它通俗,俗得一马平川、一览无余,非要从一句大白话里抠出什么底蕴,就像非要在平地上滑雪橇一样荒谬。
说它有何意蕴,用诗歌品鉴的传统方法去审词炼句,不是全部,但拐个弯就能遇见她对 " 屎尿屁 " 的执着——在床上要 " 拉屎 ",在雪地里要 " 尿尿 ",手上还要捏块 " 屎 "。
而在搜索引擎里搜索 " 贾浅浅 " 名字,关联第一列的竟是 " 黄瓜 " 二字,是指其诗作《黄瓜,不仅是用来吃的》:" 寂寞的时候,黄瓜,无疑是,全天下最好的。"
这是想坦荡地表达女性的情欲,还是借以 " 女性主义 " 为创作外壳,贾浅浅的诗叫人摸不着头脑。
贾浅浅
事实上,不少现代诗人都会在诗中用 " 性 " 有关的意象去表达,但大多不会停留于浅表的生理感受,而会延展到其他更深、更广的意蕴里。
海子在《生殖》里表达的是对生命延续的恐惧和怨恨:" 血液的红马车象水 / 流过石榴和子宫 ";
智利诗人聂鲁达的 " 我要在你身上做 / 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情 " 用春之生机包裹情欲;
木心在《我纷纷的情欲》里何尝不露骨:缀满树枝窗棂 / 唇涡,胸埠,股壑 / 平原远山,路和路 / 都覆盖着我的情欲;
就说与贾浅浅同龄的余秀华,其成名作《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大大方方谈 " 睡 " 与 " 被睡 ",其余都是爱,是活着的情感、跳动的灵魂。
余秀华
形式上而言,评价贾浅浅是 " 回车体 " 倒是相对客观的——几乎每一首都可以算作一句话拆开来分段。
而这分段,既谈不上节律多么雅致,也谈不上内容有何审美与深刻思想。
诗歌以凝练的语言抒情达意,咏物言志,人们从中感获的审美魅力,大多出于一种情感与智性的有机结合。
不论是民族或个人的、现实或荒诞的、痛苦或欢乐的,好的诗让读者从中获得层次丰富的美感体验,聪慧且触动人心弦。
《死亡诗社》剧照
虽然审美是主观的,诗歌品鉴却不能完全脱离一定的基本度量,即有美感。
贾浅浅本人曾在 2019 年的一次访谈里回应外界批评:" 我的诗作篇幅都比较短小、语言力求精粹清丽,我追求以醒目的意象、鲜活的喻指和诗境的营造,来形成我的个人特色。"
有 " 懂行者 " 则指出,贾浅浅的诗是 " 梨花体 ",是一种有律可循的诗歌体裁。
所谓 " 梨花体 ",这一称法源自十几年前一个名叫 " 赵丽华 " 的诗人," 梨花 " 就是其名 " 丽华 " 的谐音。
赵丽华
说是诗人,因为这位赵丽华曾在《诗选刊》《中国诗选》等多家专业诗刊上发表作品,她还是中国最高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诗歌评委。
她的代表作像是:" 我坚决不能容忍 / 那些 / 在公共场所 / 的卫生间 / 大便后 / 不冲刷 / 便池 / 的人。"(《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又如另一首 " 中国诗歌学会奖 " 的作品:" 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有意思的是,2006 年被称为 " 赵丽华诗歌年 ",网上出现 " 万人齐写梨花体 " 的壮观场面。当然这其中包括恶搞和讽刺,但也不乏大量真情实意的仿写和狂欢。甚至有评论家说,1916 年以来,中国诗坛从未有过如此盛况。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指出:" 诗是天资聪颖者或疯迷者的艺术,因为前者适应性强,后者能忘却自我。" 不仅是诗,几乎整个人类的文学与艺术,都需要依赖一种启自本我的精神原动力。
勤奋和技巧,让文字保持流畅鲜活,但思想的深度和审美的锐度,让作者臻于想象、甄选与炼字的准确。
准确,是美感的点睛,是塔尖上的明珠。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奔着 " 准确 " 二字,生生不息。
研究爹
" 说起来有父母的名分,实际上我是我,她是她,她早不崇拜我,我也无法控制她,何况诗是她的,与我毫不相关。" 实际上,对于女儿作诗,贾平凹并不持明确支持态度,并且,他似乎已经很难干预贾浅浅的所做所为。
贾平凹在《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里解释道:"(浅浅)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但从不鼓励她将来要当作家诗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疼。"
贾平凹
这话算是说得坦诚,是一个父亲考虑问题时会采取的立场:文坛复杂且飘摇," 文二代 " 的帽子并不好戴。
至于女儿的诗本身,贾平凹则将评价埋在了委婉的慨叹中:" 人真是奇怪,受了鼓励,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虽然这火山上冰雪覆盖。这一点上她有点像我。"
" 像他 ",这是亲子代际的自然规律,性格上相似不足为奇,但才华与志向绝对是完完全全个人的事,与血缘无关。
不论任何领域,自古就不乏父子相承、昆仲齐名的先例。国内的建安三曹、北宋三苏,国外的大小仲马、勃朗特三姐妹,一个家族内精于一业,结合一定的时代环境、教育氛围来看,并不稀奇。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苏轼、苏辙,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和苏辙是兄弟
但这绝不会成为普遍。
头脑、志趣究竟是否能遗传,科学上也不能给出解释。"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不过是一句民间作乐的调侃。
文二代,并不是一个污名。从文义上,它仅仅指代一些成就颇丰的文人作家晚辈。
每提及此,总有几个名字被当作参考系。比如,去年才因身为文坛泰斗后代而倍感压力的鲁迅之孙周令飞。
他自称从小到大就被期待要会写作、写得好。但事实上,周令飞志不在此。他后来从事了媒体行业,弟妹们也分别投身商界,或做了摄影师,皆远离文界。
周令飞与祖父鲁迅和父亲周海婴合照
外界总有一种错觉,仿佛作家之子不写作,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实际上,在父辈影响下走上文学道路且颇有成就的作家,大多都不是单纯地靠家庭因素影响,而是均有着自己独立的动因和热情。
比如,李锐之女笛安,她早年写过一些作品,但也有其他工作。她曾在采访里坦言,"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影响,就是家里书比较多,我从小得以看了很多书 "。
在诗作 " 出名 " 之前,贾浅浅一直是从事文学研究的。
她研究的对象也很固定,几乎每一篇论文都围绕其父贾平凹,研究他的作品、文学理念等等。
贾浅浅个人履历及作品(图源:西北大学官网)
无论贾平凹的文学素养具有怎样的争议,他也算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利用身份之便,贾浅浅能研究出旁人不可获得的新鲜东西,则算是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作出贡献了。
可至此,一个矛盾的点出现了:既然贾平凹说女儿 " 早已不崇拜自己 ",贾浅浅又如何靠研究 " 贾平凹 " 的项目结果申请入作协的呢?
对贾浅浅而言," 父亲 " 可能已经不是引路、榜样和权威的存在,而更多成为某种 " 好用 " 的经营工具。
她对 " 经营父亲 " 的热情和坦率,正如她对 " 屎尿屁 " 的热情和坦率。只不过,不论是作协,还是作诗,贾浅浅对文学的敬重和诚意,都模糊难见。
是我们不懂诗?
历史和社会鼓励资源充沛的精英子女去做研究、做教育,把个人拥有的热忱发光发热。在充足的物质环境支持下,二代投入心血,假以时日,小有成就并不难。这未尝不也是一种 " 创造 "。
但诗歌艺术的 " 创造 ",完全是另一回事。
严肃一点来说,脱离群众和生活的诗歌创作者,是整个文学界与艺术界的悲哀。而更大的悲哀是,这样的创作者在整个圈层里的占比在增加,甚至几乎掌握了整个生态的大部分话语权。
比如,当年 " 梨花体 " 的鼻祖赵丽华就在退出 " 诗坛 " 后,开始卖画、搞社群、弄直播、办培训班,还号称自己的画 " 将来可能值一个亿 "。
赵丽华退出 " 诗坛 " 后,做画家、教学生、直播、开办 " 梨花公社 "
当然,这是 " 少数人 " 的命运,不具有代表性,也不具备普适性。
对 " 多数人 " 有影响的,是来自被定义的 " 权威 ",来自可以左右大多数人生活的规则和秩序。
比起一个贾浅浅,中文诗歌的生态,是否会在这种 " 强制审美 " 和 " 官方回应 " 里崩坏,才是更值得担忧的。
当作为奖项的荣誉标尺都应允承让了这份模糊的时候,人们对 " 二代 " 的厌烦,就不出所料了。
贾浅浅入作协的争议发酵后,8 月 25 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荣光启回应称:贾浅浅在诗歌方面的造诣是够资格进入作协的," 她写诗的水平在当代女诗人中是比较优秀的 ",至于那些只看到 " 屙屎屙尿 " 的读者,多为 " 以偏概全 " 罢了。
贾浅浅
这样的回应令人后脊一凉。
我们不是诗人(不会自称 " 诗人 "),却很难不被来自 " 权威 " 的声音影响,而后短暂地陷入自我怀疑:真的是我才疏学浅不懂欣赏吗?
别怀疑。
" 美感 " 是第一位的,就像小婴儿出生后都知道对着妈妈笑痴痴傻乐,也辨得出基本的冷热明暗。
如果一首诗让大多数人眉头紧蹙而专业权威又不可质疑的话,那或许只能说:针对全民的艺术熏陶和审美教育,还任重道远。
贾浅
,
浅浅
,
作者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相关帖子
•
贾浅浅为何被从中国作协新名单中剔除?作协回应
•
贾浅浅,没入选!有同行称她“有才情”:庄子早就讲过“道在屎溺间” ...
•
贾浅浅辟谣:黄瓜等多首网传诗歌非我所写
•
讨论“贾浅浅”,事实清澈很关键
•
在线阅读行业作者数量2018年增长率达11-6%
•
TFBOYS的四种人生
•
ChatGPT火了,我工作快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专题系列
Copyright © 2008-2023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https://www.cnxiongq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450110120 15813025137 QQ:21400445 8821775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