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这些负担也该减(大家谈·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②)

[复制链接]
因风飞过蔷薇 发表于 2025-4-2 0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为基层减负,非一日之功,必须久久为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既要扭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老问题,也要警惕改头换面新表现。本期大家谈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共同探讨。

  ——编  者  

  

  警惕“视频形式主义”

  贺海峰

  介绍美景美食、讲述发展故事,当下,许多地方积极拥抱短视频。凭借可视性强、传播快等优势,短视频已成为政务公开、服务群众的好帮手。

  网络素养不可或缺,可一旦大事小事都要拍视频,就会异化为“视频形式主义”,加重基层干部负担。笔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个别地方在拍视频、做展示上出现“内卷”。法治宣传、环境整治、评选表彰等,但凡有活动,短视频就是“标配”,连汇报、迎检都需要短视频“撑场面”。为了保证视频质量,有的街道、村镇只能将业务外包,无形中又增加了财力负担。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短视频的价值值得重视,但也需要用好用实,不能为拍而拍、为发而发,也没必要动辄考核排名。脚本完整有新意,画面清晰有美感,剪辑流畅有看头……短视频拍摄制作有一定门槛,大部分基层干部不是科班出身,也并非专职从事相关工作,追求“尽善尽美”并非易事。减轻短视频拍摄制作压力,要严格控制数量,同时也可有针对性地补充专业人才,组织视频拍摄剪辑专门培训。

  多些效果意识,也考虑基层实际,才能让短视频为基层工作增光添彩。

  

  严格规范干部借调

  冯仓福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明确,“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从县乡借调工作人员从严管控长效机制。”规范借调干部,有助于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干部借调导致基层负担加重,问题由来已久。比如某乡镇,常年有七八个人被有关部门借用,这些人名字在乡镇,工资、福利也在乡镇,但不在乡镇上班,严重影响乡镇的工作安排。对基层单位而言,“小马拉大车”本就不易,但由于关系不对等,遇到“借人”要求,往往无法拒绝。有的借调干部,既要负责借调单位工作,原单位的活儿也不能撒手不管,两头奔忙实属不易。借调,本应“有事才借,无事即返”,但超期借调、任意借调等,让其变了味、走了样。

  应强化源头治理和制度约束,严格借调程序、规范借调干部管理、关心关爱借调干部。比如,广西把“借调干部”纳入制发文件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审核事项清单。同时,要严防以“跟班学习”等隐形形式违规借调干部。严格规范干部借调,把已有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才能更好为基层减负。

  

  少一些“全员出动”

  殷建光

  个别地方和单位存在一种“全员出动”倾向:无论何事都要全员出动、全员值班,以此来彰显力度大、标准高、要求严。这样一来,不仅基层工作人员的正常休息得不到保障,还会造成职责错配、工作低效等问题。

  人力、物力是有限的,精准合理配置很关键。以春节期间的消防安全为例,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各尽其责,该排查的排查到位、该监管的监管到位,有助于防范风险隐患。为防范发生火灾问题,要求基层工作人员都要到小区和门店值班,既没有必要,也混淆了工作人员的职责,容易影响到人员所在部门单位的正常运转。把工作任务、责任层层下移,事事变成基层“全员出动”,未必真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催生更多问题。

  干工作、抓落实,必须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全员上阵,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抓落实过多依靠“全员出动”,背后有思想观念问题,也有工作方法问题。声势不等于落实,更不等于实效。明晰权责,各条线、各部门各司其职,把人力、物力用在刀刃上,方能抓出落实成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2日 05 版)

(责编:袁勃、曲源)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