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侯铁成:环保行业漫谈-资本的推波助澜(上)

2022-12-26 09: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 评论: 0

摘要: 导读 Foreword环保行业过去20年蓬勃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资本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促进发展,还是助纣为虐,争论不休。资本是工具,是一把双刃剑,本身无善恶,是大环境与使用者共同造成了种种因果。本文试 ...

导读
  Foreword


环保行业过去20年蓬勃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资本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促进发展,还是助纣为虐,争论不休。
资本是工具,是一把双刃剑,本身无善恶,是大环境与使用者共同造成了种种因果。本文试着总结分析资本在环保行业中的作用和影响。文章较长,分上下两篇。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寻找底层规律,带动行业发展。另外我建立了两个知识星球,欢迎大家加入。



本文6500字,阅读时间18分钟





▍一、什么是资本
资本本质上是解决资金的长短期错配问题。就是一件事短期需要大额投资,然后会逐步产生收益,这个时候就需要资本介入,投资因此而产生。资本就是支持人们做一些长期的事,用长期的事产生的收益,来逐步归还借款。
剩余价值与风险补偿投资因为有风险,有不确定性,可能出现损失,就需要有一定的利息来平衡。现代理论认为资本产生的价值包含了风险补偿,如果资本收益只是由剩余价值构成,那么归还了剩余价值,人们就不会愿意投资,尤其有风险的项目。给予风险投资一定的收益补偿,鼓励了人们从事长期的投资活动,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很重要一环。
投资的套利空间我们理解资本,就是集中资源主要是钱,做一些投资。这个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以及实体投资。买个房子,买个股票,借钱都是投资,本质上都是短期现金流减少,长期现金流增加的行为,差额是收益的行为。
但是所有投资都需要一个对长期的判断。凯恩斯说长期看我们都死了,但是有些事情,适当的看长期还是有必要的。比如你手上有些资金,不想做投资,还是要存在银行得到利息的,虽然存银行也有风险,但在你有限的人生上看,应该是没有经历过银行倒闭,债权损失的风险,实际上你就是做了一笔投资。还有些国债,你买一个房子是投资行为,可能获取租金,也可能将来增值卖掉,也可能是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你也可以能是亏损,但你必须做这些事。
现代的金融也是机遇投资的简单逻辑计算的,但是金融会越来越复杂,比如期权的计算,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是比较复杂的事,你可以通过技术就利用定价的不准确获得收益,爱德华索普就是靠这个赚了很多钱,后来技术发达了,这些套利空间就消失了。
因为大部分人不懂金融的复杂道理,所以就存在投资失败的机会,而许多项目不具备投资价值,也随着人们的判断失误而存在,而许多好项目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投资判断的微观不确定性与宏观确定性
投资是个复杂的判断问题,对未来的判断问题,会有各种变化,因此运气夹杂在技术之中,甚至很难分析判断哪个权重更大,我们知道一部分投资的的运气和技术的分布,有一部分投资我们不清楚技术和运气的权重分布。
人们的天性是喜欢赌博的,一旦投资中夹杂着赌博的成份,就会迅速流行起来,赌博是人类基因里带来的,所以国家是管控的。最近火起来的泡泡马特这种盲盒,就是有赌博的成份,如果影响力大了,国家就要管控的,所以只能去香港上市,承担政策风险。
但我们知道赌博靠运气,投资靠技术,那么投资中多少靠运气靠技术,这个很难判断,所以这个行业才会存在,国家也允许这个行业存在。
投资一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支持了一些长期的正确的项目,另一方面带来了流动性,还有一个就是对财富进行再分配。实际上我们知道人们的财富来源于两个途径,一个是努力得来的,一个靠运气得来的。而靠运气得来的会通过投资赌博行为,再分配到靠实力获得的。有些人实力不够,得到了很多财富,最终要靠实力再还回去。就是这个大循环。这个社会允许人靠运气发财,但他们会通过投资等行为从新还回去,形成平衡。
投资的哲学属性投资是人类各种行为的集中体现,同时跟金钱密切相关,实际上人类劳动成果的凝聚,因此会引起很多关注,会有很多行为学,心理学的知识,这个是投资行为的一种表现,各种人类行为的特点都会在投资中有所体现,形成了投资的行为学,金融行为学,充分的展示了人们因为行为特征而导致的行动区别。
本质上讲,投资对此长期的项目会有较大的影响,投资行为会极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可能促进,也可能损害。

▍二、环保行业的资本分析
我们来看环保行业,我们之前提到了我们经历一个高速建设的时期,而建设的时期对资本的需求就很大。具体应用资本的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他们通过发行债务,通过3P模式从社会上融资,建设项目。还有就是运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通过银行来进行融资。
我们拿一个环保项目为例,我们看看他们的是怎么利用资本市场的。
1,项目层面的现金流问题。公司跟一个地方政府签约,获得了一个投资的项目,企业出资进行投资,获得后续30年获取收益,企业因此进行了投资计算,收益较高,可以投资。
在签约前实际是现金流出的,主要是前期论证,和销售费用。然后签约后进行简单的项目立项之后,企业要注册资本金到位,然后就可以从银行贷款,展开项目的投资建设。一般而言这个时候银行贷款是跟企业自有资金匹配的,比如银行出70%,企业出30%,但实践中,企业会夸大投资,比如实际投资1个亿的项目,企业会确定为1.5亿,其中5000万是设计费或者各种利润形式。那么银行如果按照1.5亿的70%出资,就是出资1.05亿,实际是覆盖了企业的成本了,企业甚至不需要出那么多钱。


实践中还有个时间差问题,可能银行出资了,企业的钱还没花出去,就形成了短期的现金流,这个现金流可能几年花出去,但是前几年就可以挪用到其他项目本金上,短期给企业带来收益,但长期看增加了项目的风险。
当然银行也要防止项目存在风险,银行也缺表面合规的大客户,竞争激烈。同时银行也有短期的利益冲突,即放款后,短期是没有风险的,风险是长期的,所以当事的银行愿意放款。造成了风控体系的破坏。
按照这个逻辑,企业投资了项目,短期看不但不会造成企业现金流降低,反而会增加企业的现金,这就造成了企业盲目扩张的基础,即短期利益推动长期利益。所有企业都是长短期利益平衡的,一种是生存角度看,需要短期的现金,还有就是发展角度需要短期的现金。
环保的这种基础设施模式,本质上讲是没有问题,但是推动了短期利益,这种利益冲突,会推波助澜,使行业高速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2,公司层面的现金流。
如果仅从项目角度看,企业投资了一个项目,哪怕是利用银行的贷款,实际上很难挪用,而且资本金总是或多或少要一些,考虑到项目都是以亿为单位,一般企业也很难支撑几个项目,因此仅从项目上贷款,很容易耗尽企业的原始积累。而企业的进一步积累,就需要漫长的时间,这个时候就导致行业发展的瓶颈,少数的玩家入局后,发展就会慢下来,至少要等着第一波回款期为正,才能高速发展。
这是个必要的过程,一旦项目形成了正的回报,股权投资者产生了整的收益,或者正收益的预期,投资者就会进行融资。最简单的是投资向亲朋好友融资,或者以自己的房产抵押投资,但这部分融资都是非常有限的,这个时候需要其他的融资渠道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整个环保的节奏跟经济发展是吻合的,比如90年代开始建设污水厂,2000年后慢慢取得效果,然后2000-2010年少数企业向资本市场尝试,这个时候资本市场刚发展起来,环保企业也刚发展起来,大家都在尝试,等到了2010年之后,4万亿的投资,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影子银行,政府隐形债的多个金融手段的堆积,让环保行业迅速的得到了资本的青睐。
企业正常的向资本市场的融资,是希望获得资本市场的资金进行项目投资。比如企业有3个亿的资金,可以投资10项目。那么企业稀释一半的股权,就可以变成6一个的投资,就可以获得20亿的项目。
但这样的融资也有个限度,就是只要放大一倍,股权就稀释没了。实践中可能投资者会给企业家个溢价,比如企业家的项目收益率是10%,而投资要求收益率是5%,那么可能投资者投资6个亿,企业家投资3个亿,股权各占一半。这样企业就是9个亿,可以做成30亿的项目了。


3,环保行业的企业估值问题
我们这是从项目角度看投资。但资本市场是面对所有企业的,有许多企业是高科技企业,是轻资产企业,他们投资1个亿,利润1个亿,还有成长性,估值可能就是30亿。因为他们掌握了核心竞争力,有门槛,还可以持续的经营下去。
这样的企业是资本市场的主流,或者至少是故事的主流。而环保企业进入这个市场,突然发现也可以借用这个逻辑。就是企业有利润,有成长性,可以获得一样的估值,既然别人1个亿利润,30的成长,行业前景好,可以30亿的估值,环保为什么不可以。
这里面比较核心的问题,是在于对可持续增长的判断,环保是靠技术赚的1个亿,还是靠资本赚的1个亿。如果是靠资本赚的,其成长还是要靠资本推动的,那么每股收益并没有增长,就没有所谓的成长性,或者说成长性是叠加的,不是内生的。
我看过一个企业,3000万的利润,现金流很好,也有一定的成长,他想要10个亿的估值。但他的净资产有5个亿,净资产的收益率只有6%,说明他的核心利润并不是企业,而是资本收益,对于银行这类的靠资本收益,资本市场给的估值都是打折的,PE倍数也只有个位数。
但许多环保行业包装成行业发展迅速,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利润很高,就是现金流差,但这个恰恰是资本需要介入解决的行业,因此按照高科技,持续发展的企业金融估值,也给出了30倍的PE值。
实际上一个企业的价值,尤其项目型公司,应该是按照他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再看看他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让他获得多少这样的项目,这样高的毛利可不可以持续。详细分析之后,大部分环保行业是不具备投资价值的。本质上是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4,为什么会亏钱
我们之前讲过环保行业市场给了很大的赚钱空间,理论上讲是个很赚钱的行业。比如一个项目企业投资5个亿的投资,然后按照10个亿作价,每年收1个亿的利润,收取20年,这样的项目是很赚钱的。但为什么许多环保项目不赚钱呢?
一个是竞争,一个是内耗。竞争是指这个行业门槛太低,谁都能做,只要有一定的钱,有一定的规模,然后几家进入的玩家,就展开竞争,比如垃圾焚烧,一定规模的企业,可能50元的垃圾处理费能做,但竞争后可能20,甚至出现了0元的价格。这些企业中标后,本质上是亏钱的,当然可以争取后面调价,但收益降低,风险加大,这种导致企业亏钱。
还有一种就是人为的内耗。环保企业太赚钱了,短期的钱容易从资本市场融资,长期的钱,因为政府的溢价能力差,项目大体都赚钱。钱来得容易,就不珍惜。
一是财务费用高,融资成本高。实际环保融资成本并不高,但是要是企业不断放大杠杆,融资成本就高。银行给了6的利息成本,这个不算高,但企业觉得不够,还要体外融资拿12%的资金,这个成本就高了。
二是企业的销售费用很高,为了争夺项目,不惜一切代价,销售费用就很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的销售费用高,另一个是供应商的销售费用高,供应商每花1块钱的销售费用,就得从企业身上赚3块钱。而一些大企业有钱的时候,付钱又很爽快,实际上各种浪费就很多。
三是管理费用也很高,高管的工资很高,员工工资很高。某大型公司总部一度2000人,后来压缩到500人,运转得也很好。
比如一些环保企业,投资的收益率本来很高,但是因为竞争,降低了一部分,然后支付了大量的融资成本,管理成本,销售成本,中间各个环节又有各种利益输出,就导致大量的问题。
这里还有一些投资决策失误,技术路线失误,当地政府违约等行为,这些负面的影响,把一个很好的行业给做成亏损的,是多个原因造成的。
按说这个原因很容易被市场纠正,但是资本市场提供了资本,就导致企业问题一时难以暴露,而资本市场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愿意主动纠正。即便出了问题,也不愿意承认。
戴蒙德讲社会崩溃的几个原因
1,不知道有问题。2,问题是缓慢出现的,没有觉察到3,问题出现了,不愿承认问题,4,无法解决问题。我们事后看,环保也是面临这些问题,那些崩溃的企业也面临这几个过程。资本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像一个赌徒,如果没有人借他钱,他输了就会回家休养生息,但一旦有人借他钱了,他短期内还能活下去,但一旦死了就万劫不复。5,进一步杠杆
如果只是公司引进资金问题也不大。因为所有股东理论上讲并没有放大杠杆,只是分红,而且出现问题共同承担责任。就是如果项目正常,银行是没有风险的。如果股东正常投资,即使有了风险,承担责任就好了。
但现实中,企业家觉得这样还不够,开始想别的办法来继续扩大本金。就是在股东层面,进一步放大杠杆,比如股权抵押贷款,比如体外集团进行融资。许多企业通过多层杠杆,不断的放大企业。其实杠杆本身不是风险,风险是因为刚刚带来的资金,以来的太容易的资金,进行浪费,产生了亏损,然后通过杠杆进行了放大。
资本和风险控制是相匹配的。资本会对实体产生巨大冲击,如果资本获得的太容易,就会引发对实体的不重视,然后杠杆效应崩盘。我们看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这么引起的。买房子可以零首付,后面付不起也问题不大,人们就大量的买房子,中间利益群体获得了短期的收益,最终一旦崩盘的就出问题了。
资本会解决一些时间的问题,也会随着时间放大问题。资本可以解决资金问题,但会给人们带来幻觉,以为他能解决实体问题,最终导致发生连锁问题。



本文较长,分两期发。
下篇主要讲三个内容1,资本是怎么带来问题的2,股价与资本的关系3,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

☆ END ☆
我们在做一些环保行业的资本运作研究,主要想研究下过去10年环保行业的兴衰起伏与资本运作的关系。希望能够找到底层规律,并且把这些规律用于现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中,有效地指导实践。

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本人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环保行业漫谈-过去,现在和将来2022-10-15
环保行业漫谈2-钱从哪里来2022-10-16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20:59 , Processed in 1.2401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